落花生的段意是什么?

I don't know.

全文分两大段,第二段是重点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15)吃花生,议花生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请父亲也来品尝新花生。

第二层:全家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的话是主要的。他用花生作比喻,教育孩子做有用的人。

《落花生》这篇散文,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领悟并揭示出来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散文创作背景

许地山生逢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变乱时期,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许地山写文章、开会、演讲,在示威游行中冲锋在前,不畏强幕,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战士。1919年的“五四”时期,是“人的自觉”和“个性解放”的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可以分为3段,第一段是1-3自然段,段意是收花生和种花生;第二段是4-14自然段,段意是我的哥哥姐姐和我与父亲讨论花生的好处;第三段是14自然段,段意是父亲的话印在了许地山的心里。

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许地山生逢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变乱时期,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

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许地山写文章、开会、演讲,在示威游行中冲锋在前,不畏强幕,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战士。1919年的“五四”时期,是“人的自觉”和“个性解放”的时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9
第一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三四五段写吃花生。
第五段到最后一段写议花生。
落花生是本文写的主题,作者通过落花生的形象,生动地赞美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6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和姐弟们一起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15自然段):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1】课文原文

①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②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咐附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③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④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⑤我们争着答应:“爱!”
⑥“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⑦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⑧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⑨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⑩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⑪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⑫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⑬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⑭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⑮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2】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资料简介:

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散文家。笔名落花生,原籍台湾台南,祖籍福建。许地山的主要作品: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翻译作品有《二十夜间》、《太阳底下降》等;编著有《印度文学》及《中国道教史》等。

【3】 落花生课文内容及作者许地山资料简介: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课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人教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