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收藏的时光》为题的作文

如题所述

白云是蓝天的收藏,纯洁中透着蓝天的无瑕;群星是夜空的收藏,闪烁中映着夜空的光芒;浪花是大海的收藏,翻卷中有着大海的澎湃……

我点点滴滴的收藏中有着欢笑与泪水,有着执著与坚强,有着青涩与稚嫩,有着勇敢与坚强。

我喜欢收藏心情。悲伤、欢乐、痛苦、哀愁、忧郁……一种种心情就好像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低沉与高昂交织,谱写成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每当音乐响起,心绪就会随之起舞,回到往昔。

我喜欢收藏感动。一本书、一首歌、一段话、一个镜头,或是一个举动总会让我感动。每份感动都有如珍珠般串联在一起,轻轻将这份感动埋藏心底。

我喜欢收藏安谧。黑夜降临时,坐在窗前,细数天上的星星,一颗颗宛如钻石般闪亮,一切聒噪仿佛被这光芒掩盖,一切沉浸在宁静中。在宁静中沉淀心情,该是何等的惬意!

我喜欢收藏浪漫。庭院的樱花树下,阵阵风过,花瓣便旋转着舞蹈,在空中飘飘洒洒,远远望去,一场唯美的樱花雨正缓缓地下着。于是,心也跟着樱花花瓣在空中旋转,体验着微小的快乐在空中迅速升温。

岁月走过,我的收藏愈来愈多,回忆也像一本书般愈来愈厚。我喜欢我的收藏,因为它们正像白云给蓝天带来的无瑕,群星给夜空带来的光芒,浪花给大海带来的澎湃一般,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无穷的遐想。

第2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喜欢收藏字画,有人喜欢收藏文献,有人喜欢收藏钟表……而我却收藏了一段呼噜声,那是我最珍贵的藏品。

有人说,大爱无言,至爱无声。而我收藏的却是一段有声的爱。

小时候,总喜欢和爸爸一起睡觉,因为那让我感到很踏实。我总喜欢把头埋在爸爸的臂弯里,然后双手双脚紧紧夹在爸爸身上,因为爸爸身上肉嘟嘟的,幼时的我只觉得很好玩,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只想就这样一直睡下去。爸爸也总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打着呼噜睡去。

于是,这呼噜声便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

长大后,因为逐渐难以忍受爸爸惊天动地的呼噜声,我已经六年未和爸爸同睡了,并且,晚上我总把房门关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哪骇人的呼噜声搅了我的美梦。

前不久,我去参加外省单招,爸爸执意要陪我去,他说这是父母的责任。

我和爸爸同睡一个房间,白天考试,晚上就在房间着休息。夜色渐浓,爸爸早已酣睡,并发出了他标志性的呼噜声,声音震耳欲聋,还不断变换着音调,窄小的房间好像也在随着爸爸的呼噜声颤动。

然而,我此时却在想,是的,爸爸他累了,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此时此刻,爸爸的呼噜声仿佛天籁般动听。虽然我们之间隔了一条走道,但是我们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大爱无言,至爱无声。爸爸以他无私、无言、无声的爱,悉心地养育了我十九年。父亲,这两个简约而不简单的字眼,使我肃然起敬。

夜,静得出奇,只听到爸爸的呼噜声。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正是这声音静静地陪伴了我十九年。这是我幼年时的摇篮曲,是我生长的音符。将来,它还会陪伴着我奏出我生命的最强音!

爸爸还在酣睡,他脸上忽然露出了一抹满足的笑容。他一定是梦到了我,梦见我还像幼时一样埋头在他的臂弯下酣睡,我俩手中都抱着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爸,晚安!做个好梦。

我会永远珍藏着这段呼噜声,珍藏着这段记忆,珍藏着我的父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5
下午,在银川市前进街的一个小巷里,一阵轻风吹过,撩动着“梦溪雨茶”竹帘上的木质风铃。帘外,生活散发着写意的光彩。在风中,能听到三两个行人的自行车链咬动齿轮的叮当声,眼睛能捕捉到穿着白裙的少女,在不经意间路过此处的身影,然后转入拐角处,消失不见。卷帘门内,杨芜萌的头发高高束起,安然地摆弄着鼠标,似乎外面的声响与她无关。

草编的吊灯发出橘黄色的幽暗灯光,打在杨芜萌的脸上,橱柜上堆满各种陶制的埙,散发出和她身上类似的“气质”,墙上随意贴着一些人的影像,表情各异。这间酒吧叫“梦溪雨茶”,女主人叫杨芜萌。

画自己的画、写自己的文字、拍自己看到的、玩自己的泥。在杨芜萌的世界里,理想主义情怀充分渗透;在杨芜萌的世界里,时光这样被收藏。

埙,来自泥土的收藏

2005年之前,杨芜萌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宁夏一家国企当宣传干事,过着按时上下班的悠闲日子;2005年年初,从小体弱多病的她患了一场重病,出院后就有了“梦溪雨茶”,她说是机缘巧合。

遇见合作者张军,缘于无意中看到他手里的埙,这个充满泥土韵味的乐器,总能勾起杨芜萌的时光情怀。张军在街头售卖的埙充满泥土气息,杨芜萌根据烧出来的色彩变化经过“天然雕琢”,每个埙便有了自己的故事。

起初,杨芜萌与张军一起,有过一段打磨与卖埙的日子。每个埙都像是她的孩子,直到现在她还能想起给它们起的名字和买者。“抱朴”是个显得有些笨拙的埙,圆圆的身子却很朴实;“寻真”、“得趣”充满稚趣,最让杨芜萌惦念的是那只“迷者”。“迷者”烧制出来后,仿佛一个黯然神伤的人独自静坐。“我们或许总会为一些事情所迷惑。”直到现在,杨芜萌还记得自己向那位若有所思的中年人说过的话,或许是“迷者”的名字吸引了他,或许是关于时光的追忆打动了他,最后,中年人第二天将它买走。到现在,杨芜萌想起“迷者”来仍念念不忘,她说,想把它再找回来。

在西塔的那次展销会上,共卖出了十几只独特的埙,此时的杨芜萌并没有抱着赚钱的心态,她只是想把“时光”陈列在那里,供人欣赏。

一个留住时光的角落

白天,在“梦溪雨茶”,CD里常常播放着悠悠的古琴曲,那是古琴大师李祥霆的即兴演奏。晚上,埙师张军定会吹奏几首耐人寻味的“埙曲”,带人回到人心的最深处。

2005年4月18日11时38分,杨芜萌开了她的“梦溪雨茶”,酒吧,同时也是她的清风无形视觉设计工作室。

在这里,心灵是自由的,在这里,随处可找到“时光”的影子。门口,挂着几件白色棉质T恤,上面有一些画家的写意与抒情,也有杨芜萌自己描绘的“女人图像”,张张都像一个人。8张木制的桌椅,是杨芜萌找木匠定制的,显露些许拙朴怀旧气息。在酒吧左边的墙上,随意摆放着几张人物剪影,几个文人,几个画家,几个搞音乐的,不同的面孔,生动的表情。他们的那些时刻,已被胶片留住。靠右的墙上,有一些待烧的小泥人儿,姿态各异,不太雕琢,她说或许会造1000个。柜下放着两摞旧书,多是关于文学、音乐与绘画的,一本叫《音乐气质》的书显然是一本老书。杨芜萌笑着说几年前在购买它的时候,曾听到旁边有人笑言:“都什么时代了,还买这样的书!”在吧台的酒柜里,放着几瓶洋酒和一些红酒,放着她珍爱的埙。在幽然的灯光下,有着时光的痕迹。

杨芜萌说她自己是个有些“贪婪”、喜欢攒东西的人,其实,她是个喜欢收藏“时光”的人,更确切的是,是个喜欢收藏“美好”的人。

一个人,不寂寞

现在的杨芜萌,日子过得有些不规律,经常熬夜看店。

有时,她充满着理想主义情怀,她说她的朋友、来这里的客人都是这样的人,在这里,他们可以“相互取暖、彼此慰藉、得以喘息”。有位北京来的牧场主说这个酒吧其实是她的“消费品”。

有时,她也有些矛盾,因为坚持内心的渴求,所以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她也想现实一些,但实在现实不起来。

目前,杨芜萌照样过着白天做视觉设计工作来维持店内正常的经营运转的生活,但她觉得生活就是要有舍有得的。

因为精神的渴求得到了满足,哪怕是一个人,她都不会寂寞。她觉得可干的事情太多了。在她的小天地里,她无事时可以染衣服、玩泥、雕刻她的埙,并赋予它们自己的意念;抓拍来这里的朋友的有趣瞬间,也为她的作品拍照。这样的生活,她是乐在其中的,最近,还有一只小猫来陪她呢。

“2006年的第一天,晚上11:30分,我和她来到这个梦一般的地方———‘梦溪雨茶’,我和她只有48个小时……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剩下的48个小时,其实我内心害怕的是怎么面对48小时后的生活,因为我爱她。感谢‘梦溪雨茶’,我会常来的,回来寻找回忆,回来寻找她,寻找我为她落下的第一滴泪。”在“梦溪雨茶”的“梦溪笔记”上,一位客人写下这样的留言。
这个可以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