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如何管理小学一年级纪律?

求助啊~可以严厉地批评他们吗?有同学死活不愿开口唱怎么办?

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对症下药当前,有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从而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觉,又能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

加强音乐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

激发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是其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制力差外,便是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便不能专心,不能踏实,就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

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这样,学生就会很少出现纪律问题了。

如在学习渐强、渐弱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马车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图片,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图片配音,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选用了双响筒、圆舞板,在马车驶远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轻,在马车驶近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响。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用符号来表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找了另外一位小学音乐老师的经验,在这里与你分享,希望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音乐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音乐课时,老师正在认真地介绍:“2/4拍的含义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每小节……”但有些学生却心不在焉;上音乐课时,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急得直喊“停! 停! ”但学生却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课堂;上音乐课时,老师正在弹奏钢琴,大部分学生唱着歌曲,但有些学生却打闹、嬉戏、追跑起来,对此老师立刻停止上课,大声呵斥这些学生,一“吼”就是十分钟……

这些情况都是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一堂顺利的课,需要良好的纪律做前提;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纪律做支撑。若缺少了纪律,课堂就会如同道路上没有了信号灯和交警一样,秩序混乱。所以,我认为,音乐学科课堂纪律的管理,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
一、激发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 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是其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制力差外,便是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便不能专心,不能踏实,就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其力量好比炸药, 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这样,学生就会很少出现纪律问题了。如在学习渐强、渐弱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马车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图片,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图片配音,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选用了双响筒、圆舞板,在马车驶远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轻, 在马车驶近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响。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用符号来表示。学生用了▁▂▃▄ ▄{▂▁、→ ←等符号表示,这时我再出示渐强和渐弱两个记号, 让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的知识。像这样用画面、游戏创设的情景,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对症下药
当前,有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从而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觉,又能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班级中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1.给暗示
在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__________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 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 的肩膀, 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

2.找优点
不论对哪个学生,教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优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教师更要通过找优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优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 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同学鼓鼓掌好吗?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 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 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 好吗? ”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会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它。

3.拉勾勾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 只要你有好的表现, 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 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 ”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4.阳光评价
阳光评价就是针对学生上课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鼓励性的、带有期望性的、公开的、公正性的。教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就不再那么畏惧了,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们如果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时,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五角星! ”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教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教师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

三、寻找幽默
“笑”表示喜欢、接纳、亲和。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为重要。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微笑则是一把开启心扉的“万能钥匙”。幽默的语言、善意的玩笑都是很好的调剂品。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心自然就靠拢了,而心情愉悦了,学起音乐来就会更投入,思想便不会开小差,思想不开小差,纪律自然也就好了。

四、加强修养
课堂的纪律也跟老师的情绪有关。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小学音乐教师不仅仅要完成一周数十节的课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各种艺术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因而,在从教过程中就无法避免心情不佳、身心疲惫的情形发生,很自然在教学中思想会不集中, 那么学生肯定也会间接感受到教师的情绪而变得上课不专心。所以,教师应当加强个人的修养,深知控制自己情绪的重要性,运用好自己的教育智慧,调整好自身的情绪。

总之,纪律是上好一堂课的有效保证,一堂既轻松又愉快的音乐课,往往让学生陶醉,乐在其中,因此,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音乐课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个音乐老师成功的基础。__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9-25
我也正面临着这个问题,刚毕业,又没经验,现在的一年级不像我们以前比较老实上课不敢捣乱了,我也借鉴一下楼上的经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