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如题所述

《乐记》有云:"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可见,借诗词来表达"情志"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嫡传手法。而中国诗词的魅力,也就在于对"情"字的蕴藉演绎。

通常来说,传统诗词大都比较含蓄,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再喻己,于朦胧中打开想象的空间暗指现实。比如曹植在《七步诗》中写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巧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来暗示丕帝,"其实我们本是一奶同胞,你为何要如此绝情,使用非常手段杀害自己的兄弟?"作者这里隐含表达的,其实是对亲情的一种企盼,同时也掺杂着一份发自内心的悲伤。这种精巧贴切的隐喻手法,既凸显了作者逼人的文采,也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样对"情"含而不露恰如姜夔的《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诗中意境很美,整篇未露男欢女爱之辞 ,但却十分地怀人。使人不由自主产生一份幽情雅韵之画风,仿佛看到了一叶偏舟出没于江波飘渺间,唯有书生长伴佳人左右,一路和箫浅唱,整个一幅红颜配知己,才情演双绝的景象。全诗寄情于景,从侧面完美刻划出男女相处的欢愉,从中也体现出传统诗词婉转幽雅的特点与魅力。

就算是男人江湖,雄性动物间弥漫的惺惺相惜的豪迈气度,诗人们往往也不会很直白的抒发心中所感,委婉曲折依然是诗词的主旋律。就像岑参的精典诗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说的是友情,但是话在酒里,干就完了。

总的来说,中国诗词文化是内敛的情感表达,往往于无声处胜有声,在耐人寻味的诗境里产生无限遐思,寓情于境,情景交融,在高度凝炼的诗句中构建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在温雅沉稳的极致里展现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8
格律是古诗词的经脉,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古诗词以其格律与意向表达简约而含蓄的美。
格律是古诗词的经脉,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古诗词以其格律与意向表达简约而含蓄的美。同时,古诗词还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既有感情作用,也有社会作用,能够“抒情达意”。
古诗词演读着历史、传播着文明、代表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展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人文情怀。
而且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很有特色的部分。诗词能够在人生无味的时刻唤起热情与冲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