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这么明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诸葛亮上演了空城计呢?

如题所述

这不是很想当然的事吗,“导演”说了算啊,罗贯中想怎么刻画就怎么刻画,想让谁怂谁就必须怂,“空城计”本就是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才能进行的虚构,不管司马懿是否有万般能耐都必须得跪啊,没有看错,就是罗贯中让诸葛亮成功上演了空城计,成就经典军事战例,万古流芳、流芳万古!


诸葛亮

从历史角度来看,空城计是明显的虚构杜撰。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假,而司马懿也是魏国有名的军事家,其祖上都曾身居朝廷高官,成长环境与见识比诸葛亮要强得太多,军事才能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还是三国之后最大受益者,晋朝的开辟者,聪明才智和能力手腕是没有问题的。当时蜀国军事力量要远远的逊色于魏国,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率军都兵临城下了,却因敌情不明不做任何佯攻试探就不战而逃,不管是以当时或是现在的军事作战思想都讲不通的。


司马懿

从艺术角度来说,空城计是刻画人物的妙笔。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灵魂人物,罗贯中在对人物的艺术加工上非常鲜明突出,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主线,把诸葛亮的军政才能、处事作风、忠心侍主表达的比较丰满,而对同为军事家的司马懿的描写则带有枭雄色彩,与正史中记载的对诸司的评价有一定的出入。在空城计故事上,作者刻意进行了褒诸贬司,把诸葛亮的坚定自信、大度从容与司马懿的生性多疑、胆小怕事体现的淋漓尽致,大概率上是想摆脱正史中枯燥、乏味的叙述,增加小说的欣赏性与广为流传的特点吧。

从军事角度来讲,空城计是不可思议的战例。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是指故意示意敌人以不设兵备的极限心理影响,造成敌方暂时性的判读错觉,从而达到惊退敌军企图。后来演变成为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一种策略。空城计并不是不可取、不可用,只是小说中的空城计明显不符合作战理论和战场实际的,斥候探子没有派出、佯攻试探没有进行、围城封锁没有采取,只是通过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话,经过司马懿自己的臆测,就做出了退兵决定,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军事行动原则。


司马懿

所以说,司马懿再明白、再聪明,也逃脱不了被罗贯中拿捏的命,既然故事情节需要诸葛亮的空城计要有惊无险的成功实施,那么司马懿只有配合的份,不要问现实中或是历史记载,空城计故事的出处是《三国演义》,那么就要根据情节的发展,用艺术手段让故事得以延续,这就是司马懿能够与诸葛亮演好空城计的必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6
司马懿就是太明白了,才会假装中计,否则一旦他杀了诸葛亮,他在魏国朝堂就再也没有用处了,权力就会被收回了。
第2个回答  2021-01-26
因为司马懿的性格小心谨慎,怕诸葛亮安排了埋伏,所以选择了退兵。
第3个回答  2021-01-26
因为他不想自己出面,于是借诸葛亮的手演出了一场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