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商人的地位很低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商人地位是很低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把身份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士农工商,由此可见,有官职的人地位是最高的,而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中国历代封建君主都主张重农抑商的制度,他们非常注重农业生产,商人所从事的商业活动都被看作为最低贱的职业。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的是仁爱、孝顺、道义,儒家思想主张诚信,坦诚相待。而商人的商业行为被看作是投机倒把,与儒家的诚信思想是相违背的,商人被认为只看重金钱,并不注重人文道德。而当时的封建君主是需要儒家学说来统治百姓的思想的。商人的行为与儒家思想相对立,自然而然商人的商业行为会受到抵制,他们的地位也就非常低了。

除此之外,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种植不会给老百姓带来收成,农民不仅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统治者找百姓收取租税(农业税和土地税)以及人头税的时候,都是征收粮食的。历代以来的井田制,青苗法等制度的改革都是围绕农业种植来调整的,而且农作物收成还是国家军队作战的重要物资。然而在统治者眼中,商人并不能为他们提供这些价值,统治者是决定百姓等级制度最关键的因素,所以他们就贬低商人,导致封建社会的商贾地位很低。

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商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了农业人员流动。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工人商人都属于被统治阶级,农民和工人会给统治者带来巨大的收益,所以封建统治者都鼓励农业发展,保护农业。如果那些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就会造成农民人口数量的流失,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严重威胁了他们统治的稳定地位,所以统治者都会重农抑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3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的潮流中,商人的地位确实是很低的,“士农工商”,商为末,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果不打压商人,土地就没有人去弄了,不适宜小农经济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20-09-03
很低。古代皇帝大臣让为商人不从事生产,唯利是图,靠赚取差价获利。有些恶商更是大发国难财。
第3个回答  2020-09-04
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相对于比较低的,因为由于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商人的地位较低,并且古代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