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于口传历史为什么用亚的标准进行选择?

如题所述

《太史公自序》中详细记载了司马迁二十壮游的经历,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具体描绘了这次游历的路线: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浮于沅、湘;窥九疑、禹穴;上姑苏,望五湖;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适淮阴;行淮、泗、济、漯;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厄困鄱、薛、彭城;过薛;适丰、沛;过梁、楚以归,适大梁之墟。

这次壮游,是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一次目的明确、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训练。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是司马迁得以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和社会,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提高了眼界,更锻炼了意志。

他的壮游,考察过金石、文物、图象及建筑,搜求诸侯史记,接触当事人或他人口素材料,并采集歌谣诗赋,俚语俗谚。对这些素材,都是有所取舍加工的。张大口在《史记研究》中概括为: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择其言尤雅者,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纪异而说不出,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业(对客观事物的保留谨慎的态度);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至于世传其书者,论其轶事;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非常严谨的科学的学术精神。

司马迁的修史修学的严谨永远都值得今人的肯定和提倡。他熔铸史料的眼光和气魄,不但格局狭小得先秦史传无法望其项背,就是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著名论断,也难免瞠乎其后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