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4-11-26
说明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追问: 简洁的列成10点。 回答: 1通读全文 2做记号 3细读题干 4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 5比较选项找出差异 6直选法 7排 除法 8类推法 9.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 10要有耐心。.....我只能概括到这程度,还有一个 我觉得也挺有价值的 【知识考查点与对策】 ①说明对象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课本中的几篇 说明文 范文:《 苏州园林 》、《 向沙漠进军 》、《 气候 的威力》。显而易见,其说明对象分别是苏州园林、沙漠和气候。一篇说明文,它的题目往往就是(或包含)说明对象。 ②说明文内容(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是一种介绍性的文体,不同于一般 散文 、小说之类的文章讲求含蓄 隐晦 ,让读者对说明的对象 一目 了然是它的天职。这种特质使得说明文往往每一段都介绍说明对象的一个特征,且几乎每段都有 中心句 。找出这些句子,稍加归纳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③ 说明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 分类别 、 画图表 、引用说明等。值得一提的是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它是一种形象的说明方法,往往使说明对象的某一特征得以生动形象地表现,易于读者理解;使文章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看云识天气 》)中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云比作天气的“招牌”,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地表明了云与天气之间的密切联系。对打比方说明方法的理解往往是考查的对象。 ④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准确,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等时都要求语言准确无误。在这里,我们的 大脑 要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限制性 词语的使用使表达更严密,更符合实际情况。“( 赵州桥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当时”就是一个限制性词语,这就表明赵州桥拥有世界最 长石 拱的地位仅限于当时,现在是否还有这个地位就不得而 知了 。这样表达就更加严密,符合实际情况。 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一篇好的 科普 文章,语言还要生动有趣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也才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科学道理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例如对“ 老虎 死后,又成了 细菌 的乐园”(《食物从何处来》)这句的理解可以是这样:此句形象生动而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生物之间食物相互转化的道理。 ⑤文章内容的理解 此类题目往往就文内某一句话进行追问,让考生回答为什么或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在原文中找出该句,再 瞻前顾后 ,左顾右盼,答案就在附近,且几乎可以用原 文进 行准确回答。为什么呢?正如上文所言,说明文不喜欢绕弯子,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说明对象,作者往往逐段介绍对象的特征,且段首常用中心句总括全段大意。不仅如此,考生若密切留意一些诸如“因此”、“显然”、“不仅……而且……”等有提示作用的词语,将对找出正确答案大有裨益。整体上能把握文章的主旨,局部上能 揣摩 句子及词语的含义是考查的重点。 以上是试卷中常出现的五大考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2
说明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