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和评价大班幼儿的集体感

如题所述

小、中班幼儿虽然已经开始集体生活了,但自己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的意识不强,也常常分不清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进入大班以后,幼儿的集体意识有了较迅速的发展,自我意识已从“主观自我”向“社会自我”转化,幼儿对自己的关注和认识也发展到对他人、对自己社会角色和所属集体的认知,集体感可以促进幼儿进一步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发展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班级集体的巩固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集体感的培养成为大班集体管理的重点,针对大班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特点,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一、创设条件,正确引导
1.建立班级集体规则,形成自我约束的行为
教师给幼儿提出一些行为规范和在集体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给幼儿适当的限制,让其形成为了集体利益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意识;让其知道集体具有制约性,学会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知道个人的言行会对班集体产生重要影响.如在各种比赛中,有的组由于个别幼儿的违反规则而落后,引起大家的批评,这种批评有助于幼儿为了集体利益而主动控制自己的违规行为,让幼儿形成自我约束的行为,渐渐地发现在集体中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必须受到集体规则的约束.
2.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性活动
大班幼儿喜欢竞争的集体活动并追求活动的结果,教师可让幼儿在班与班之间,组与组之间开展比赛,幼儿只有从一次次的失败和胜利中体会、领悟到大家必须要有团结协作、互帮互进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才能获胜.如在分组进行大型积木的建构比赛时,有的组由于组员心齐配合好,很快搭建成功,而有的组却搭不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又如午睡起床进行自我服务能力比赛,有的组从一个个组员来看动作并不快,然而却获胜,有的组动作快的幼儿并不少,却落了个最后.在竞争性活动中,幼儿从多次亲身经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中逐渐懂得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强化日常生活中的合作训练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之间有许多合作的机会,教师应有意识地多开展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如羽毛球、结构材料、绷绷绳、牌、棋、拉力器等;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得以强化,合作的水平得以提高.通过建立平等、自由、合作的环境,萌发孩子们爱集体的情感,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4.明确要求,正面鼓励激发责任感
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有时还不是很稳定,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幼儿明确行动的目的、意义及规则,运用表扬、鼓励来激发幼儿的责任感,肯定幼儿的责任行为.幼儿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会意识到自己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自信心增强,就更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力争前后活动有一定的联系,让幼儿通过多次感知,获得积极、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仔细观察,科学评价
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表现,如喜欢参加集体游戏、为集体做好事等,教师可在一日生活中以下环节进行观察和评价:
1.是否缺勤.热爱集体的幼儿往往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生活的向往,因此他们是那种很少缺勤、并且在集体生活这表现得很快乐的幼儿.
2.是否关心、热爱集体中的其它成员.幼儿的集体感不仅表现为对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的意识,还表现为他们对集体中 的其它成员,如教师、小朋友的关心与热爱,即幼儿的集体感也表现对集体成员的热爱.
3.是否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感强的幼儿对参加集体活动,如教师、小朋友的共同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无论在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还是小组活动这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情绪愉快.缺乏集体感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常常表现得缺乏热情,甚至当教师未注意到的时候,从集体活动中退出.
4.是否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集体感强的幼儿,对集体的事非常关心,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主动做对集体有益的事.如帮助教师打扫卫生、布置环境、从家里带来小动物和盆景布置自然角,给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带食物,给种植园地上的植物浇水拔草等,都是幼儿关心、热爱集体的具体表现.
5.是否关心班级和小组的荣誉.如参加班级或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时,对结果是否很在意,是否很关心自己的班或小组,在评比(如做操评比、小小运动会)中受到表扬或批评的情况下,集体感强的幼儿常常为集体的成功而自豪,为集体的失败而遗憾和不快.
6.是否努力争取和自觉维护集体荣誉.集体感强的幼儿愿意为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克服自己的缺点,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努力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比如,大班幼儿在参加集体之间的竞赛和评比活动时非常注意遵守纪律和活动规则,不使自己的行为为集体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大班幼儿在关系到集体荣誉的情景和活动中,其行为往往比平时表现更好.
三、分析原因,个别辅导
在我们的实际班级管理中,会有个别幼儿集体荣誉感不强,甚至对集体漠不关心,更谈不上与同伴、老师合作了,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这部分幼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原因,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子女都会成为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在一些家庭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出现问题,就会一切事都会围着孩子转,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不自觉地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不会去理会其他人的感受;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还会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这样难免孩子就会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也就谈不上什么集体荣誉感了.二是班级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地疏远了孩子,这些孩子一般不太受老师们喜欢,他们的一举一动得不到老师的认同或者鼓励,时间一长,他就会觉得这个班集体与他的关系不密切,对集体的事就会漠不关心,当然也就不会有集体荣誉感了.
1.与家长密切配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集体荣誉感不强,合作意识淡漠的个别学生,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心、爱护他,用心去教育、感化他,使他觉得他也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员,愿意努力去为班集体做事,哪怕他做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我们也要不时时机地表扬他,鼓励他,使之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使他们知道,集体的荣誉与成功靠每个集体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帮助.家园共同创造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朋友,使其在集体里感受到自豪和骄傲;感受到集体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而萌发爱集体的情感.
2.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需要,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有主观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班上发生违反规则的事件时,应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形成集体舆论,这样做会使幼儿有一种充分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幼儿从教师处得到了信任与尊重,慢慢地也会产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从而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同时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经验,有意识地为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创设同伴交往的情景,让幼儿思考如何解决同伴之间交往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难以容忍的,我们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 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集体生活氛围中感受到快乐,促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彼此关心的友爱关系,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成长.
幼儿爱集体情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通过幼儿自身的体验以及教师家长良好的情感的感染,循循善诱,用爱的乳汁点点滴滴地浇灌了孩子的心田,激发孩子们爱集体的情感,辛勤地浇灌,带来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回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