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服制度究竟是什么制度

如题所述

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对内服(王畿)直接统治,对外服(畿外附属国)实行间接统治。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扩展资料:

商汤灭夏后,建构以内外服制为特征的国家结构与管理模式。在商代前期随着王权的巩固与发展,内外服制度逐渐完善。在商代中期王位争斗中,内外服势力成为王位斗争的重要依靠力量,内外服势力被削弱。在商代晚期偏早的武丁时期,内外服势力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商王朝发展至鼎盛阶段。

但祖甲改制之后的几代商王竭力扩大王权,限制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造成了内外服与商王凝聚力的分解。帝辛舍弃用旧贵族的任官传统,诛杀外服,引发内外服势力与商王之间的矛盾,随着内外服制度的瓦解,商王朝走向了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内外服制度究竟是什么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商代内外服制度的发展、演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2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说:“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王瓷,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就教材而言,究竟什么是内外服制度,并没有准确的定义。阅诸新编历史参考书的有关内容,对此也是顾左右而言它,不得要领。既然内服就是王徽,外服就是附属国,那么,能否理解内服与外服制度就是王散+附属国的制度呢?好像又不是这样。我认为“服”,就是服侍(天子)。内服就是王哉对商王的服侍,外服就是王轰外对商王的服侍。内外服制度应该这样来下定义:商王对内服(王哉)实行直接统治与对外服(瓷外附属国)实行间接统治相结合的行政制度。在内服(王轰),商王自称“余一人”,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对内服(王徽)的直接统治则是通过一套相当复杂的由各级官吏包括政务官、宗教官、事务官、武官等组成的统治机构来实现的。外服(哉外)是众多附属国、部族分布的地方,这些附属国、部族虽然都要接受商王的封号,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出征,遵守礼仪制度,似乎成为王室的臣属之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