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施工注意要点

如题所述

旋挖桩施工注意要点如下:

第一,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复核测量基线和基点,标定钻孔桩位和高程。测量桩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 mm;桩位偏差允许值根据规范要求执行。

取长约300 mm ,直径不小于42 mm的木质尖桩,然后在桩位中心外1 m的圆周上,将4根小木桩锤入土层,露出地面高50一80 mm,作为确定钻孔中心点的孔外固定点,因4根小木桩分布于互相垂直的圆周上,极易用麻线恢复钻孔中心。

第二,护筒尺寸及埋设要求:护筒内径比设计桩孔直径大0. 1一0.15 m,护筒长度一般为2一3m。孔R护筒具有保护表层松散土层防止坍塌,能获得所需要的水头,防止表层水的渗漏,钻孔导向,砼浇灌用导管承重台等多种功能。若处理不好,护筒底周围土体渗漏破坏,引起孔口地面下沉。故对孔口处理要足够重视。

护筒埋设要求:埋设护筒的挖坑一般比护筒直径大0. 6一1m,护筒四周应夯填黏土,密实度达90%以上,护筒底应置于稳固的赫土层中,否则应换填厚为0. 5 m的赫土分层夯实,护筒顶标高高出地下水位和施工最高水位1.5一2. 0 m,地下水位很低的钻孔,护筒顶亦应高出地面0.2-0.3 m,护筒底应低于施工最低水位0. 1一0. 3 m

旋挖泥浆的作用,主要是悬浮钻渣,确保成孔阶段孔壁稳定的关键在于孔内水头高度的选择,因此根据工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泥浆性能和水头高度的设置成为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松散坍塌地层,维持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于孔内水头高度的正确设置。

当表层为砂等透水层时,有可能涌水引起坍塌。理想的方法是使护筒穿过透水层埋人不透水层中,但当层厚太厚而使护筒长度很长时则难实现。此时,可人工回填不透水层,方法:

①孔口首先开挖,开挖深度比护筒埋深深30cm以上,然后填黏土夯实,形成不透水层

②采用优质泥浆防止孔的坍塌,护筒埋深适当加深,要满足1.5倍水头高

③为保证孔壁的稳定,除上述对护筒埋设、护筒埋深和水头高度的设置外,随泥浆的漏失及提钻时孔内浆液面下降,应及时向孔内补浆,以维持水头高度。

④钻进硬砂砾层时要加固孔壁并便于取出砂砾,可预先向孔内投人适量黏土或黏土球,下孔钻斗必须选底板进碴日装有阀板或选双底盖反转能关闭的钻斗结构。

⑤遇硬土层或“铁板砂”地层,每回次钻进不进尺,或进尺太小,钻斗内碎土量亦少,此时可更换小一级直径的筒形齿状钻头钻一先导孔,然后再用钻斗扩孔即采用一次成孔法来应对此类地层。

⑥合理、正确选择钻斗底板切削齿数形状和规格。日前我国生产厂家生产的钻齿品牌单一,不同钻孔直径、不同地层使用同 一规格同样齿形的钻齿,极不合理。一般来说,对软地层应选用楔形齿、小刃角、小切削角且较大齿宽;对硬十层宜选较窄齿宽、较大切削角。对黏土含量高的土层,钻齿之问距离应大此,以免黏土糊钻,糊钻会致钻进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提钻后要检查清理齿问瓢泥,更换已磨钝的钻齿,特别是边齿和中心鱼尾定向钻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