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片都有哪些?

相比商业大片,我国的文艺电影一般都容易票房惨淡,但是其中也不乏《芳华》这样的票房不错的文艺片。中国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片都有哪些?

《日照重庆》
导演:王小帅
上榜理由:商业转型,欠缺火候

《日照重庆》这部影片是王小帅继《左右》之后有一部力作,上一部作品《左右》或许不为人知,但是就是这么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怪圈。而这部反映一个另类家庭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的影片或许也会带来这样的境地,但是这部影片已经杀入了戛纳电影的主竞赛单元也不难看出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峡好人》
导演:贾樟柯
上榜理由:票房不等同于艺术

贾樟柯是中国电影导演里面为数不多的以冷静客观的镜头来展现现实生活为主要的导演了。不过也正是他的这种追求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在世界华语片中独树一帜,从而也博得了一部分人的赞赏。之前的《小武》《站台》都在国外的各大电影节获得了不小的奖项,但是在国内的处境又有点尴尬,票房惨淡不说有的就根本没有机会上映。

《剑雨》
导演:苏照彬
上榜理由:品质电影,演员欠佳
这部影片出自台湾导演苏照彬之手,使得这部影片夹杂了台湾武侠传统的一点文艺气息,又有了一种后现代文化中的冷幽默。在这个特效充斥的电影环境里,像这种单纯的武侠片已经不太多见了,影片中那种行云流水般的剑术很好的阐释出了中国古代侠义的存在。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丰富而饱满的人物塑造以及继承优良传统的武打风格都让这部影片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它与美国的西部片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吴清源》
导演:田壮壮
上榜理由:艺术作品与大众口味的矛盾

对于第五代导演之一的田壮壮来说,他是第五代导演中不怎么如意的一个。看着同班张艺谋等人有如此大的成就或许在他心里也不好受,作为一个在中国不卖座的导演来说其电影的艺术价值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其艺术性远远要高于张艺谋后期的大制作影片,当年的《盗马贼》也是第五代导演中最具电影内涵的影片,无论是镜头风格还是艺术特性都成为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

《图雅的婚事》
导演:王安全
上榜理由:文艺片的宿命
《图雅的婚事》是一部很好的故事片,之所以把他归类为故事片就是想证明他其中所带给我们的深刻内涵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所在。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婚姻问题,这种东方的婚姻与西方的婚姻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庭生活中的情感、伦理、亲缘等抽象意义上的东西。而且在中国这种婚姻不是建立在法律形式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一种宗法制度和家庭伦理观念建立起来的。
《月满轩尼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1
2018年12月31日,《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全国公映,片方之前打出“一吻跨年”的营销,让这部文艺片首日预售票房高达1.59亿元。然而,首映当天第一批看过电影的很多观众在网上留下差评,表示对电影的不满,观影过程中更是有很多观众中途退场。近年来,一向不被人看好的文艺题材影片似乎以一种回暖的趋势向影市蔓延,从《致青春》起,一股夹杂着怀旧叙事与心灵抚慰的文艺风迅速席卷大银幕。随后,陈思成的处女作《北京爱情故事》和高晓松《同桌的你》以温暖的银幕情调各赚4亿票房。与进口大片追求动作特效、视觉冲击相比,这些国产文艺片用心灵慰藉与人文关怀走出另一条票房红线。虽说,好的文艺片往往并不缺商业卖点,比如《观音山》《桃姐》等,但长久以来,国内文艺片票房一直温吞吞。久远的《芙蓉镇》等影片自不用说,单看最近十来年的文艺片,票房大多只有几百万甚至更低,有的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一边是奖项连连、口碑不俗,一边是低迷的排片场次和票房数字,国产文艺片不如人意的战绩背后,隐含着影片运营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与商业片不同,文艺片很少有足够资金支持宣传,因此票房一般比较慢热;而好的片子需要口碑累积,但往往等“好名声”传到观众耳中时,已经很难再在电影院看到它们了,目前观众对文艺片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看不懂是观众对文艺片的普遍感受。近年来,观众的口味在改变,对各种类型影片的接纳度越来越高,这对国产文艺片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文艺片还面临诸多困境:首先,资金仍然成为困扰国产文艺片创作的瓶颈。由于许多大的影视制作公司更多考虑经济利益因素,即使制作文艺片也多数属于青春偶像的“伪文艺片”。而小公司即使有心制作纯正的文艺片,也由于资金匮乏使得作品质量无法满足观影人群的要求。粗制滥造的结果就是无法登陆院线盈利,甚至血本无归。影院的主流观众是类型片观众。即使上了院线,票价低、观众少,放映文艺片也无利可图。而不赚钱又会导致国内缺少创作文艺片的人才,无法连续做出高品质、有艺术特点的作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近两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文艺片营销也纷纷放下身段逐渐靠拢市场。但缺钱的文艺片如何学会用有限的资金“营销”仍是一门大学问。随着国内电影产业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国内电影观众的不断增加与成熟,中国电影市场将会以更包容的姿态迎接各种类型片生存,文艺片作为十分重要的类型片,理应在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第2个回答  2019-04-01
 如果说艺术电影是一个国家电影的灵魂,那么商业电影就是一个国家的电影的身躯,而好的商业电影就是一个国家的电影的良心。

《驴得水》

  《驴得水》开始是动作、语言喜剧,到后面慢慢变成情境喜剧,甚至是悲剧。开始你在笑,后来你哭都哭不出来了。最后它用了片中的美国人一句台词点题——中国真是不可思议。

  《驴得水》看起来像艺术片,但它的定位却是商业片。《驴得水》告诉我们,商业片也能批判现实,商业片也能有深刻的内涵。

《烈日灼心》

  《烈日灼心》让观众在电影院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另一面,它不是鲜肉偶像的贩卖,也没有堕胎看脸的青春,更容不下马震勒胸的俗媚。它是粗粝的、坚硬的、凌厉的,让你在两个小时黑暗里没有一丝松懈且全程肾上腺素飙升。《烈日灼心》突破了国内犯罪题材的尺度。

《湄公河行动》

  主旋律电影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民族主义,政治色彩浓厚,拍出来的电影少有人看,而这部电影,很好的规避了这些缺点,并在尺度上有所突破,电影上映后,叫好又叫座,成为主旋律电影的典范。

《杀破狼2》

  《杀破狼2》是近年动作片的最高峰,吴京托尼·贾大战张晋的片段堪称动作戏的经典,张晋的“头可断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擦油”的造型简直帅出天际,最后把自己帅死了。

《老炮儿》

  《老炮儿》告诉我们,中国最会演戏的其实是那些导演,冯小刚以前就经常在别人的电影里客串,演绎出了许多经典角色,这一次,他自己当主演,一不小心就拿了个金马影帝,总算过足了演戏的瘾。

  话说,六爷冰湖决战的场景,竟然让我这个年轻人看哭了好多次。

《亲爱的》

  《亲爱的》是近年难得的反应现实社会问题的电影,电影中各主演为观众奉献了感人至深的表演,引起了社会对拐卖儿童的社会现象的讨论。

《唐人街探案》

  国产电影有探案电影吗?有,我也没有印象,单从这个意义来说,《唐人街探案》就是一部值得一说的电影。但是,那张粗俗的海报成为我当初放弃这部电影,很久以后,百无聊奈之际,才打开这部电影,便瞬间被这种奇怪混搭的风格征服了,看到配着《往事只能回味》音乐的那场医院枪战戏,简直爽到了极点。

  另:看到结尾张子枫那诡异的微笑,有没有后背发凉的感觉,而她竟然瞬间转变为可爱的微笑,不得不感叹,这小女孩的演技可以轻易秒杀中国四大“硬汉”。
第3个回答  2019-04-01
中国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片有观音山,桃姐,致青春,北京爱情故事,同桌的你,白日焰火,无问东西,无名之辈,霸王别姬,芳华红高粱,山楂树之恋,归来地球最后的夜晚
第4个回答  2019-04-01
其实叫好不叫座是一部电影问世之后的一种结局,在这种结局中找到归宿。叫好和叫座也构成了电影评价系统的两个基本准则。而其中很多电影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但是受舆论媒体和专业影评人的影响上座率确实不高,而且这种叫好要有水平但是又要叫座的话有得迎合大众的口味。如果一味追求艺术性必然会忽略大众的口味,自然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的出现也不足为奇。一下列举几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从中分析一下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大众的口味。
《日照重庆》
导演:王小帅
上榜理由:商业转型,欠缺火候

《日照重庆》这部影片是王小帅继《左右》之后有一部力作,上一部作品《左右》或许不为人知,但是就是这么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怪圈。而这部反映一个另类家庭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的影片或许也会带来这样的境地,但是这部影片已经杀入了戛纳电影的主竞赛单元也不难看出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这部电影虽然没有什么特效镜头但是已经是王小帅执导的最昂贵的电影,这部“严肃大片”向我们诉说了父子之间的一种纠结关系,而且在演员王学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婚姻,在他的演绎中或许带有了更强烈的主观感情,可能他更多的是通过这部电影去需找现实中不能完成的救赎吧。
虽然这是王小帅的一次商业转型片,但是就其叫好不叫座的表现来看,目前公众的审美趋势依然处在一种娱乐而已的状态之中,而真正具有艺术审美趋向的电影往往迎合不了普通大众的审美趋向,所以公众的审美趋向不代表公众的审美高度。作为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片来说,这部电影对于王小帅来说意义重大,而不叫座也说明了 王小帅依然是原来那个王小帅,追求自己的电影,追求的是艺术价值而不是票房。
《三峡好人》
导演:贾樟柯
上榜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