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生理性病害常有哪几个方面?

如题所述

药用植物与其他植物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当环境条件劣于它所能适应的范围时,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就遭受破坏而引起生理性病害(即非侵染性病害),其表现常有下面几个方面:1.营养失调,药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营养条件,若某种营养过多或缺少,即可引起植物营养失调而发生病害。如缺氮可引起植株失绿、黄化;缺钾常使组织枯死;缺磷则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和引起植株变色。缺铁、镁及微量元素锌、硼、锰、铜、钼等也会引起显著的症状。但若施肥过多或不平衡,对药用植物也不利。如氮肥施用过多,则造成植株徒长、迟熟和倒伏,显著降低抗病能力,严重影响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2.水分失调,水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要素,不同药用植物对水分要求不一致。水分失调时,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土壤水分不足,常引起植株凋萎、叶尖叶缘枯黄、花果脱落或果实瘦小。土壤水分过多,根部窒息,常引起根腐或有的果实开裂,如砂仁结果后遇大雨,地面积水时,果实常开裂。光的影响,光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光照过弱,植株茎、节、叶柄伸长,容易引起黄化,甚至影响正常的开花结实。尤对于一些喜光的药用植物,若光照不足,抑制生长的现象更明显。但光照过强,也要引起对植物生长的抑制或植株组织的灼伤。如黄连、人参、细辛、西洋参等喜阴的药用植物,栽培时常需要人工荫蔽或合理间套作,以利于控制光照强度。

4.温度的影响,药用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其最低、最适宜和最高的温度要求。若温度变化超出了它所适应的范围,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温度过低,一些药用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黄、变红或变紫,从而影响开花结实和果实成熟。这种影响在南药北移时尤为显著。但是温度过高对植物也同样有害。因高温常可抑制一些药用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植株组织的灼伤。例如秦艽、雪莲花等一些高山地区生长的药用植物,在平原地区引种,往往因温度较高而难于生长。

5.中毒,空气、降雨(酸雨或冰雹)、土壤和植物表面存在着对植物有害的物质,可以引起植物的病害。如烟害,是由于工矿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SO(二氧化硫),使某些药用植物(如豆科药用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产生叶片早落、褐色等症状。施肥不当,如过多地使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中硫化氢的积累而毒害根部。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也常使药用植物产生药害。以上产生的非侵染性病害在症状上有时与某些侵染性病害很相似,故在防治工作中必须加以区别,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非侵染性病害的病株在田间的分布比较均匀一致,或大片发生,发病的地点常与地形、土质或特定的环境条件有关,当病原消除后有时尚能完全恢复。侵染性病害田间发病往往由局部开始,逐渐蔓延扩大。非侵染性病害不仅降低了药用植物对侵染性病害的抵抗能力,而且常常创造了有利于病原物侵入的条件,故非侵染性病害很容易导致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如丹参、太子参等药用植物,若雨季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根部常因受涝而易引起根腐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