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小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怎么办

如题所述

“当孩子与朝夕相处的人分离,例如妈妈、姥姥、保姆等,他们会哭闹、拒绝,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这在医学上叫做分离焦虑。”广州市妇女儿 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汪玲华介绍说,大多数孩子在离开依恋对象时都存在分离焦虑,但程度有所不同。据统计资料发现,大约5%~8%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到 孩子的正常生活。

“进入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改变,例如刚上幼儿园或者刚上小学,学校里有一定的纪律要求,孩子们突然离开了被亲情和温暖包围的家庭,要 独立地去争取老师的关注,他们难免会有压力,会感到不安。有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反应更为激烈,如拒绝上幼儿园,出现夜惊,总是担心主要养育人出现意外; 严重时还会伴随头疼,肚子疼,恶心呕吐等躯体性反应;还有一些孩子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少哭闹,不愿意动、不愿意融入集体活动中等。”汪玲华分析说,以上 的这些表现,都和分离焦虑有关。

敏感内向更容易焦虑

汪玲华分析,分离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孩子的个性也是有关系的。“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敏感内向,他们本身缺乏安全感,比同龄儿童更容易焦虑,融入集体生活也更为困难。有研究显示,患严重分离焦虑的儿童,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比同龄人更高。”此外,分离焦虑并非只发生在学龄儿童身上,宝宝在6~8个月就有可能开始出现第一次分离焦虑14~18个月时则是分离焦虑的高峰期。她提醒: “断奶、分床、妈妈需返回职场上班、生病住院等都会引发宝宝的这种情绪。所以需要分离的话,家长最好避开这两个时间节点,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分离,如重返职 场的妈妈,可以先找好主要养育人的替代角色——家中老人或者保姆。”

缓解分离焦虑,扩大依恋对象

对于分离焦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查彩慧总结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嚎啕大哭、大吵大闹;二是肢体动作拒接减少,表现为情绪不佳,不愿意理睬人,回家大发脾气;三是超脱状态,接受别人的照料,与其他孩子接触,但是见到家里人还是会表现出不悦。

查彩慧认为,孩子个性敏感、独立生活能力差是患有分离忧虑的主因之一,“另一方面,安全感的缺失也是导致分离焦虑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养育的 过程中,孩子对养育者形成的一种依赖,孩子把养育者看作安全岛。若这种依赖关系处理得好,孩子有安全感,患分离焦虑的可能性会较低,即使出现了,程度和持 续的时间也会较轻较短。反之,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或者频繁更换照料者,生活环境很不稳定的家庭里,结果就会相反。”

那么,该如何预防或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查彩慧给出了两个建议:

1。扩大依恋对象,让孩子适应更多的照料者。首先要评估孩子的依恋对象,一般孩子会依次依恋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或者外婆、外公等养育者或 照料者。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一离开妈妈就大哭大闹,孩子在入园或入学的时候,往往很有可能会产生较严重的分离焦虑,这时候家长应扩大孩子的依恋对象。比 如,妈妈在家,孩子情绪较好时,可把孩子交给奶奶带,爸爸回来后再给爸爸带,让妈妈在场的情况下,孩子自主与周围的人接触,慢慢变得“不怕人”。

2。制造短暂分离的经验,锻炼孩子适应不同环境。例如,尝试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半小时,然后妈妈准时出现接棒;如果孩子不哭,下次可以再交给外婆 带半小时,如果孩子状态不错,这是第一步成功;如果孩子可以在外婆的陪同下,且妈妈不在场时还能玩得很开心,这就是第二步成功;之后妈妈就可以试着把宝宝 放奶奶家或者外婆家过夜。以此锻炼孩子的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去尝试,下次宝宝就可以大胆去接触新的环境和新事物了。

家长也要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孩子不安,有些家长也焦虑。汪玲华建议,家长应提前为孩子做心理建设,告诉他们新环境的生活习惯与家里不一样,例如讲讲幼儿园的食物、睡床、厕所等是怎么样的,还可以带孩 子们提前去幼儿园参观一下,提前认识小伙伴,鼓励他们结交朋友。有条件的家长入学前可带孩子去做视力、注意力的测评,评估孩子是否存在影响学习的因素,及 早干预。同时,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比如自己洗手擦嘴,用杯子喝水、独立吃饭、按时午睡等。

汪玲华特别指出,除了孩子,其实家长也要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因为这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她说:“大多数孩子上学都会哭闹的,但是家长走了之后正 常的孩子就会进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环节了。可如果家长迟迟不离开,还在学校附近观察孩子的举动,或者伤心地掉眼泪,很有可能孩子看到后就更不愿意去融入新环 境了。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陪伴他一步一步地适应,给予他支持和帮助,并衷心地祝贺他的进步和成长。孩子受到鼓励后才能更好地进入状态。”

上学之后,汪玲华建议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多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联系,让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比如孩子不吃芹菜,但老师不知道,就说小孩子不能挑食,这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在学校孩子有好的表现,家长可以恰当地奖励他们。汪玲华提倡“积累型奖励”:例如做得好可以奖励一朵花,然后约定,一周收集到多少朵花,就能得到什么样的礼物。

开学前不要陷入紧张补作业的状态

除了心理方面的准备,开学在即,专家们建议家长还要从作息和饮食两大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在作息上注意四个方面:

1。关注孩子假期的玩乐项目,尽量不玩电子游戏,防止上瘾;多运动,多社交。汪玲华主任说:“我认为最好的假期娱乐方式是体育运动以及需要和他人交往接触的游戏等。增强社交可以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

2。要检查孩子是否完成假期作业,督促他们安排好时间做完,不要在开学前陷入紧张补做作业的状态,产生学习抵触情绪。

3。提前为开学做准备:在开学前一周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布置些预习任务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4。在校时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以防削减学习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1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