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这首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诗中最后两句把什么和什么的?进行比较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后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1、原诗:《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作品赏析: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