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

如题所述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搭建的一个会摇头的电风扇。搭建前,分析了今天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动力及传动系统、摇头装置和扇叶。或许这次主题搭建跟以往不一样——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次传动、摇头的搭建。看,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扇叶和底座。不可否认,孩子们的想象还是无比丰富的。






与以往的课相比,我想除了在搭建方式上有稍许不同,还有一点:学生自我总结代替了常规的老师总结。那么这个时候,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就来了:1、风扇是如何同时转动和摇头的?2、风扇能摇头,那是因为什么呢?

当我提出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明显地分为以下几种:1、面对老师、家长都能够从容地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原理,当然啦,这是极少数的孩子;2、面对老师能够分享与描述,但家长进来的时候却扭扭捏捏起来了。或许是孩子害羞、或许是没有自信、或许……或许很多原因,我也不知道。在今天,与家长面对面做教学回访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反映孩子在沟通表达方面还需要多努力。

当遭遇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与探究的过程。

孩子不善于对老师、对父母表达的现象,通常有3个原因:

1.孩子的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表达。
当孩子的词汇量不大时,他们也很难来表达自己。这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带孩子来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积累大量的词汇,通过听故事帮孩子发展语言。
对策:进行亲子共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您可以挑选一些绘本,与孩子一起来读。绘本是图文共衬的一种读物,表达的内容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而且,在共读中,您和孩子可以一起来进行一些表演、互讲故事等,让孩子在阅读中丰富词汇,发展语言能力。 

3

2.孩子的表达能力正常,但是不愿主动表达。

孩子不愿主动表达,可能与孩子对环境的熟悉程度有关。通常,在熟悉的环境中对熟悉的人,孩子会比较乐于表达;而在不熟悉的环境中面对不熟悉的人,孩子的表达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孩子有时可能不太敢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策:(1)要鼓励孩子去表达,但这种鼓励也要给孩子留有余地。
比如,当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孩子创造机会,小声地告诉孩子:“你把你听的新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如果孩子愿意,那就最好。如果孩子不愿意,我们也不必勉强,告诉孩子:“你这次不想讲,没关系。等下次我们再讲吧!”

(2)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在同伴交往中,孩子们一起去解决某个问题、一起玩游戏时,会有更多进行表达的机会,从而不断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比如,孩子在与同伴一起堆雪人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进行分工合作,并安排堆雪人的顺序。这样,孩子在堆雪人的过程中,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3.亲子沟通不畅,让孩子不乐意表达。

孩子不愿跟家长说心里话,这需要家长用适当的方式来改善亲子关系。

对策:少谈些学习,多沟通情绪。

据相关消息表明,当中国的父母到幼儿园接孩子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以下几句: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们今天学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国外的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则通常是下面的这几句:今天你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作品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法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的父母较多地关注了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

前者的关心无可厚非,但可能会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体验的变化。而后者的问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感触。

在生活中,孩子不爱表达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说却没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说却不敢说;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却不愿意说……希望各位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再受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