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信号,出现这些信号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如题所述

痛风好转的3个信号,希望你都有!赶快自查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2
  什么是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液中起码混入1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一)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等。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结石:其中包括肾、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结石。   2.泌尿生殖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3.肾炎:其中包括急慢性肾炎、局灶性肾炎、良性急性出血性肾炎等。   4.泌尿生殖系肿瘤:有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5.其他泌尿系疾病:如肾下垂、游走肾、先天性多囊肾等。   6.泌尿系损伤:各种化学物品或药品对肾脏的损害、磺胺类药物所致血尿等。   ★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2.感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3.结缔组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性肾炎、结节性多发动脉炎性肾病、皮肌炎性肾病、风湿性肾炎等。   4.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并有高血压性肾病时、心力衰竭肾瘀血等。   5.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痛风肾、糖尿病性肾病等。   ★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1.急性阑尾炎如炎症波及泌尿系统时可引起血尿。   2.女性盆腔器官发炎也可引起血尿。   3.直肠癌、结肠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等都可侵犯泌尿系统引起血尿。   ★其它原因:运动后血尿、特发性血尿等。   (二) 血尿的鉴别诊断   1、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段尿液正常,一般多为尿道疾病;   2、如排尿开始正常,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   3、如果为"全程血尿",血色暗红,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   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血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 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发病前一周患扁桃体炎。   2 肾盂肾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频、腰痛、发烧。   3 泌尿系统结石 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痛等症状。   4 肾结核 有血尿者占90%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逐渐加重。   5 肾及尿路损伤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   6 过敏性紫癜 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关节痛。皮肤有出血点2?4周后出现血尿。   7 全身性疾病 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8 药物性血尿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服用后可引起血尿。如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等等。   9 暂时性血尿 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三) 救护措施   (1) 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2) 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3) 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4) 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5)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6) 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7) 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血尿的常见问题】   ●肾性血尿需早治   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lgA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以及遗传性疾病如薄基膜肾病、Alport综合征等。   肾性血尿的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认为与免疫有关,即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屏障,同时引起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引起肾性血尿。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因肾小球基底膜比正常薄三分之二到三分之一,易导致红细胞漏出。许多人认为血尿不必治疗,我们认为,必须要消除导致肾性血尿的原因,因为肾小球基底膜长期病变也会导致肾小球硬化,从而引起肾脏的损害。因此,肾性血尿也需要早期治疗。   ●哪些引起血尿的疾病容易被忽略   某些疾病强引起血尿,但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这些疾病是:   ①肾下垂:多见于消瘦、腹肌软弱者,血尿多发生于长久站立后。   ②小结石:因体积小密度低,X线不能发现,而被临床忽略。   ③高尿钙症:其特点为血尿伴高尿钙,儿童多见。对儿童血尿患者应常规做尿钙测定及钙负荷试验以作除外本病。   ④前列腺疾病如炎症和增生均能引起血尿。   ⑤肾血管异常:可见于动静肪瘘、动脉瘤、血管畸形及肾静脉郁滞等。   ⑥腰痛—血尿综合征:妇女多见,有服雌激素史。表现为腰痛、血尿反复发作。肾活检示叶间和弓形动脉、肾小动脉病变,动脉壁有C3沉积,肾动脉造影见动脉终末枝狭窄迂曲。停用雌激素避孕药,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什么样的血尿应疑为泌尿系恶性肿瘤   肿瘤引起的血尿多为无痛性的,早期可以为镜下血尿而无任何症状;随后为肉眼血尿,出血量较大,但红细胞形态正常,为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在癌肿晚期则可以出现痛性血尿。因此中年以上患者,若出现无症状性血尿,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血尿反复发作而原因不时者,更须严密随访。可进行尿液分析及尿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检和静脉肾盂造影,以尽早明确诊断。   ●痛性血尿常见于什么病   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发热症状,出现脓尿或菌尿,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血尿若伴持续性膀胱刺激症,在排尿终末时加重,往往出现脓血尿,常伴有结核中毒症状,既往有其他部位结核者应考虑肾结核。若血尿在剧烈肾绞痛发作后出现,应想到泌尿系结石。   ●什么样的血尿疑为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为无痛性镜下或肉眼全程血尿,呈多形性红细胞血尿,常伴有蛋白尿定量往往超过Ig/24小时,可有血清免疫指标的异常,可以伴或不伴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在临床上应注意血尿病因未明时,可行肾活检,进行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来明确病因,了解病理类型,并且估计预后。在肾小球疾病中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有:IgA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良性家族性血尿、遗传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等。以血尿伴蛋白尿为主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   ●肿瘤引起的血尿特征有三:   (1)突发性肉眼全程血尿;   (2)无痛、无尿急、尿频等尿路刺激症状,即只有血尿而没有其他症状;   (3)为突发性(即初次)血尿,以往没有同样的血尿史,突然发生的肉眼全程血尿。   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尿往往以往有过数次类似的血尿发生,可以用抗菌素和止血剂制止血尿。而多次继发性血尿并且没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必须提高警惕,要及时进行泌尿系全面检查。必须指出:泌尿系肿瘤95%以上都是恶性的,要慎重对待。尤其是膀胱癌的发病率极高,也是最容易发生血尿的,如有怀疑,要明确膀胱癌是否存在,必须及早进行膀胱镜检查,不要贻误。   肾脏和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表现也是肉眼全程血尿,没有尿急、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还往往伴有患侧腰痛,当血块排出输尿管时,可以出现患侧肾绞痛,应该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造影等,必要时要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血尿发生后的治疗建议: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2.长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中西医药合理使用。   3.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尿可用: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30g,山黄肉12g,丹皮12g,泽泻10g,云茯苓10g,白茅根15g,王不留行15g,丹参159,水煎服。   4.大量血尿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5. 在治疗前,尽可能地确诊。   ●血尿与肿瘤   正常人尿内一般无血,在剧烈运动、长期站立或劳累以后,在显微镜下可见1~2个红血球。尿中如出现多量红血球则称为血尿。血尿又分疼痛性血尿和无痛性血尿。而无痛性血尿往往是泌尿系统肿瘤的一个早期信号。   1.肾肿瘤:早期有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血尿常突然发作,但没有有明显的外界因素。当肿瘤侵入肾周围组织神经时,才有腰部疼痛。诊断肾肿瘤的最基本方法是X线检查,如腹平片、腹膜后充气造影、尿路静脉或逆行造影,以及CT检查,另外,患肾肿瘤时其患侧可见肿大、并伴压痛。   2.膀胱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自发性无痛性血尿,即血尿时有时无,时多时少,血尿可以持续几天,也可较长时间不出现。患者常常误认为疾病已经痊愈。血尿常因出血多少、尿液酸碱性等因素而颜色不同,可为深红色、淡红色或镜下血尿;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洗肉水样,常伴有不规则的小血块。由于肿瘤大小、位置、感染等情况不同也可能出现尿痛、排尿困难等,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膀胱肿瘤的发展,一般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肿瘤基底侵犯由浅到深,可以侵犯到膀胱表面和周围,脱落的肿瘤细胞像种子一样,可以到处种植;肿瘤细胞还可通过淋巴管、血管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扩散。膀胱肿瘤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膀胱镜检即可得到确诊。   3.前列腺癌:其特征是排尿终末出现血尿,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肛门指检可摸到肿大的前列腺,可助诊断。   总之,血尿是泌尿系统特别是膀胱肿瘤的一个早期重要信号,中老年人尤其不能忽视,一旦首次发现血尿,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以防癌于未然,治癌于萌芽。   无痛性血尿—癌症的信号   在无数原因的血尿中,我们要警惕一种无痛性血尿,因为这种血尿常是泌尿道恶性肿瘤的信号,如肾癌患者,70%有无痛性血尿,而膀胶癌则为75%,为此,对于一个无痛性血尿患者,在未找到病因之前,不能轻易排除泌尿道的恶性肿瘤。专家认为凡40岁以上的人,当出现无痛性间断血尿,首先应考虑泌尿道恶性肿瘤。   为了确定发生血尿的部位,在尿液检查中可作“三杯试验”:如仅在第一杯尿中有血,为初血尿,在第二杯或第三杯有血尿,则为终末血尿,一、二、三杯均有血尿,则为全血尿,初血尿是来自尿道的癌瘤,终末血尿是来自膀胱的癌瘤,而全血尿则来自输尿管或肾脏的癌瘤。此外,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可做以下检查:   1.反复寻找尿液中癌细胞,如在新鲜尿液中找到癌细胞,则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   2.放射学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静脉肾孟造影、逆行肾孟造影、膀胱造影以及肾血管造细等。   3.B型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多囊肾及肾肿瘤。   4.放射性核素检查,常用的肾扫描,对利于肾肿瘤的诊断。   5.膀胱镜窥查,可直接发现出血的部位及其性质,   6.其它检查:对不能确定血尿的来源或疑来自肾脏,还可做CT扫描或肾活检。   ●血尿的概括认识   一般人所指血尿称为“肉眼血尿”,是指在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肉眼能看到尿液呈鲜红色或浓茶色,而容易忽视的是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尿中红细胞的“镜下血尿”。   血尿是一个临床上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好像发烧一样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一种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治病必须治本,血尿也是一样,必须找出引起血尿的原因,如膀胱瘤必须将肿瘤切除,血尿自然会消失,因此止血不是治疗血尿的根本手段。   发生血尿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有二种:(1)泌尿道炎症;(2)泌尿系肿瘤。发生血尿多以炎症为最常见,约占70%以上,而肿瘤约占20%左右,其他原因占10%。   血尿,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小儿血尿多见于急性肾炎;青少年或中年人血尿,应考虑泌尿系统非特异性细菌感染、结核与结石;女性血尿如发生在新婚或生育期,多为肾盂、膀胱及尿道炎症,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胶刺激症状,则要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如伴有腰痛、肾区叩击痛或有发热者,多为肾孟肾炎,只有膀胱刺激症状而缺乏全身感染症状者,多为膀胱炎;血尿如发生在剧烈绞痛后,则多为肾或输尿管结石,排尿时疼痛、尿流突然中断或排尿困难者,多为膀胱或尿道结石;在大便或性交后发生血尿,常为后尿道类,站立时发生血尿而卧位时消失,则应考虑肾下垂;剧烈运动后发生血尿,则为运动后血尿或肾结石;先有较长时间的排尿困难,后有血尿,应考虑为前列腺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