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稻品种与杂交稻组合并存阶段有哪些进步?

如题所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至现阶段我国是常规稻品种与杂交稻组合并存阶段。

我国三系法杂交稻研究始于1964年,而于1973年实现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并配制出一批杂种优势强的组合进行试验示范,1975年为3733hm2,1976年起较大面积推广,当年达13.8万hm2。由于籼型杂交稻具有杂种优势明显、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性,因而推广速度快。籼型杂交稻的育成为南、北方的粳型杂交稻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由于粳型杂交稻的产量优势不及籼型杂交稻,因而其推广面积一直较小,南、北方粳型杂交稻的最大推广面积各约13.3万hm2。1991年杂交稻种植面积首次占当年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以后保持着常规稻品种与杂交稻组合各约占一半的局面。进入21世纪初,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稻作面积的51%,杂交稻稻谷产量占全国稻谷总产的57%~59%。第一批育成的杂交稻组合中以南优2号、南优3号、南优6号的种植面积较大。90年代全国杂交稻年推广面积6667hm2(10万亩)以上的组合共有119~168个,其中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200万亩)以上杂交稻有30个,其中种植面积在66.7万hm2(1000万亩)以上的杂交稻组合有汕优63、汕优64、冈优22、D优63和汕优多系1号。

常规稻品种方面,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在1993—1997年期间,年推广面积在6667hm2以上的常规稻品种有206~273个,其中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数为19~34个。在五年内,年推广面积超过13.3万hm2的品种有22个,其中南方籼稻有浙辐802、浙733、湘早籼7号、湘早籼13、赣早籼26、鄂早6号、粳籼89、嘉育293、七山占、七桂早25;南方粳稻武育粳3号、武育粳5号、武育粳2号、镇稻88、鄂晚5号、鄂宜105、秀水11、秀水63;北方粳稻合江19、东农416、空育131和秋光。

分析90年代以来,我国主栽水稻品种类型变化可以看出三个明显特点:①杂交稻与常规稻品种的种植面积约各占50%。②常规粳稻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品种产业化开发迅速发展,特别是粳稻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东北三省的粳稻种植面积增加较多。江苏省1996年粳稻面积达153万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67%,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23%以上,近15年来,该省育成并通过审定新品种46个,实现粳稻品种更换3~4次,其中1992年和1997年审定的武育粳3号和武育粳5号是南方粳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内外稻米市场需求,南方优质食用籼稻品种选育发展较快。广东省自1988年以来,优质籼稻育种与生产进入发展阶段,经十多年时间,食用优质稻育种基本解决了优质与高产、抗病的矛盾。优质稻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由80年代的2%~3%上升到40%,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单产达到6t/hm2。七桂早25、七山占和粳籼89是该省三大优质稻良种,也是华南地区的推广品种。中香1号、江西丝苗等优质品种在华中稻区被广泛种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