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岩浆建造

如题所述

岩浆建造通常指一定构造环境下和岩浆旋回中不同种类岩浆岩的组合(套),它可以包括一系列不同物源、不同化学成分的火山岩和各种定位深度的侵入岩。因而,按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成分及不同定位深度(岩相)等,可以划分出许多岩浆建造亚类,其中依构造环境划分时尚有不同大地构造观的划分等。我们依地洼学说从大地构造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前地槽、地槽、地台和地洼几种大类型的岩浆建造,在它们中顺便提及依岩性、定位深度等划分的建造。

在各种岩性的岩浆岩和各大类型岩浆建造中,均有赋存金矿体的实例,有为金成矿供给矿质的证据。但他们的含金丰度,无论是对不同化学成分的岩石而言,还是对成分相似、但分布时空和定位方式不同的岩石而言,或者对同一岩体(层)的不同部位岩样而言,均常存在巨大差异。国外文献中,不同岩浆岩的平均含金量,被统计为若干10-9,并且呈现超基性岩最富(5×10-9或6×10-9),基、中、酸性岩中大致相等(4×10-9),但酸性岩内略为增高(4.5×10-9)的趋势(南京大学地质系,1979)。实际情况远为复杂。现在能见到的较古老超基性岩多已发生不同程度构造变动和蚀变改造,含金量发生了相应变化:样品间离差大为提高,平均值普遍增大。例如,原苏联有的纯橄榄岩-斜辉辉橄岩含金21.1×10-9,我国河北省赤城县金家庄蚀变超基性岩平均含金50×10-9,云南省墨江县为金厂金矿提供了矿质的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平均含金量35×10-9。内蒙古小松山地区的辉长-辉石岩、辉橄岩和辉长-苏长岩中分别含金12.5、16.3和26.6×10-9,当交汇断裂切割它们并发生强烈蚀变时则形成浸染状金矿化,含金品位上升到0.2—18.07g/t(向虹等,1992)。国内外基性岩中的含金量,依大小不同区域或岩体平均在十分之几至几十10-9之间,样品间的离差常很大,高含量的样品主要分布在岩浆期之后的构造变动或蚀变变质带内。有不少文献论述过花岗质岩石与金成矿关系或花岗质岩含金建造。这些花岗质岩,分别为侵入岩和相应火山岩或硅铝质沉积岩的超深变质产物。他们的含金丰度,除靠近构造变动或蚀变变质等地段的样品含金较富以外,普遍仅有十分之几至几十个10-9。同矿区、同岩体(层)内相似构造变动和蚀变情况下,不同化学组分的岩样、含金量常具有从超基性、基性岩向中、酸性岩降低的趋势。

从物源角度看,体积较大或分布面积较广的基性和超基性岩是幔源岩浆的直接产物,它们被视为金的“原生矿源层(体)”(陈国达,1993;金成诛,1992),这是地球深部圈层比浅部圈层较富金元素的反映。部分规模小型的基性、超基性岩,如壳源岩浆岩体的煌斑岩、辉绿-辉长岩脉等,可能不是直接从幔源岩浆中分凝出来,它们的含金量富于与其共生的其它岩浆岩,大概是由于金较亲铁镁质的缘故。其他化学成分的岩浆岩,可能有一部分是幔源岩浆的分异物,但主要部分是壳源的。壳源有上、下壳源之别,上地壳源还有硅铝质岩源或硅镁质岩源的区别(黄瑞华等,1993)。上述各种来源的岩浆还存在以多种比例混染的可能性。结合野外地质,对规模较大的非超基性-基性岩浆岩体(层)进行物源判别时,虽然有时较为简便并似乎相当确切,但有时极为复杂,结果也模棱两可。非野外标准较野外观察更是常有偏差。在判别较清楚的岩体(层)中统计,也难以下结论说幔源性强者还是上地壳源、硅铝质岩源者含金量高。各种物源的非超基性、基性岩浆岩中均有赋存金矿体和为金成矿提供矿质的可能(刘家远,1992)。

在未经明显构造变动和蚀变而又物源相同、化学成分相似的情况下,火山岩中的含金量较均匀,侵入岩中较不均匀。一般来说,化学成分较均一的大侵入岩体,含金量由中心向边缘增高,其内部脉岩和旁侧小岩体的含金量高于大岩体。通常,无论在火山岩内或侵入岩中,含金量增加较大的样品系统性地分布在构造变动带或各类蚀变带。

在岩浆建造与金成矿关系中,岩浆作用以其特有的热力、动力和化学力影响金的成矿,其中包括对早期岩浆建造含金丰度的增减(王伏泉,1991、1992)。

一、前地槽型岩浆建造的含金性

前地槽构造层中,岩浆建造所占的比例较其它构造层大,但现在常常是以高、中级变质相出现的花岗质杂岩-绿岩或含超铁镁质-铁镁质包体的长英质片麻岩等前地槽构造层,并不是原始的地槽型岩浆建造。它们是前地槽型岩浆建造和部分前地槽型沉积建造,可能还有初期地壳(从熔融地球分凝出的硅镁壳),经长期改造的产物。在改造过程中,包括多次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不同来源(幔、壳)、不同成分气、液的多次混染交代前地槽型岩浆建造发生物质的迁出、带入、混合、重结晶等,实质上是属于变质建造产物。原岩可能主要由海相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其他化学组分岩浆岩所占比例小。现在所见的花岗质岩、超铁镁质-铁镁质岩和侵入的花岗岩,是后来地质阶段(前地槽晚期、地槽-地洼阶段)的产物,前地槽构造层内的所有岩浆岩具强烈的亲地幔性。

前地槽型岩浆建造在我国华北地洼区、内蒙古、小兴安岭地洼区、兴凯地洼区、古地洼区、华中地洼区、江南地洼区、南北地洼区、伊陕地台区等的太古宇、部分元古宇及台湾地槽区的古生-中生界中较多出露,在其它地区较少出露。其中已变质为角闪石片岩、角闪石岩类、辉石岩类、麻粒岩类、斜长辉石岩和斜长角闪岩类等的岩石,常被称为超铁镁质-铁镁质岩,也有称它们为超基性-基性岩者。据报道,它们中有的可能为科马提岩。它们多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团块状等,存在于体积上和面积上均占绝对优势的花岗质杂岩(或称长英质片麻岩)中,例如冀东迁西表壳岩(张秋生等,1991)、海南岛抱板群(侯威,1993)等。它们在地质证据上主要为交代变质或混合岩化成因,在地球化学上常为火山成因和幔源岩浆。

前地槽构造层的普遍亲地幔性,国内外大多数内生金矿赋存在前地槽构造层、特别是其岩浆建造中的超铁镁质-铁镁质岩内等,从一个方面说明前地槽型岩浆建造可能是最早将金等成矿物质从原始地球和地幔带入陆壳的岩浆建造(陈国达,1993;王有志,1992)。该岩浆建造中各种岩浆岩的原始含金丰度到底有多少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随着岩浆建造遭受前述的长期改造以后,其含金丰度发生了较大分异。海南地区前地槽构造层抱板群中由拉斑玄武岩、科马提岩变质而成的斜长角闪片岩含金38×10-9,比其中铁镁质成分低的云母石英片岩含金量(27.3×10-9)高得多(侯威等,1993)。冀东金厂峪金矿床的赋矿围岩为前地槽太古界的变质辉长岩(或斜长角闪岩),其平均含金量不足3.5×10-9,大量样品中为0.1×10-9—10×10-9之间,有的样品中低于0.1×10-9,而有的样品中高达55.9—590×10-9;金含量增高及在样品间离差增大,完全是构造变动和蚀变变质造成,金矿化体集中在切割变辉长岩体的韧性剪切破碎带中,尤其是其蚀变强烈处,在弱绿泥石化辉长岩中含金量增大到2.1—124.98×10-9(平均7.7×10-9),片糜岩中则增大到2.8—590×10-9(平均值大于100×10-9)等(张秋生等,1991)。在豫陕小秦岭地区,前地槽太古宇太华群内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几个“矿源层”,含金丰度仅1.89—3.68×10-9(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b)甚至更低(参表1—4)。黑龙江地区前地槽元古宇内超基性岩含金24.9×10-9,混合花岗岩含金3.5—9.8×10-9(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a)。总体看来,前地槽构造层的花岗质杂岩或花岗片麻岩中,极少有高含金量的记录;而在铁镁质或超铁镁质岩中,既有含金量高的记录,也有含金量较低的记录(参见表1—4)。

值得再次指出的是,含金量的统计数值仅具参考价值,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对象的统计值也常很不一致。这种现象在地质时代较老、受构造变动和蚀变变质明显的地质体中常见。例如对包括金厂峪在内的冀东太古宇迁西群中斜长角闪岩等统计,有平均含金量327×10-9,散布在53—830×10-9间的报道(祝登丰等,1991),这是前述数据(张秋生等,1991)的近100倍或更大。

赋存在前地槽型岩浆建造中的金矿产比较多,但它们常常是在前地槽岩浆作用结束以后的地壳演化阶段(前地槽阶段末期和地槽-地洼阶段)内由叠加、改造或再造成矿作用形成,属于多因复成矿产(陈国达,1993)。

海南岛土外山金矿床是一例。它是在三期四阶段中形成的,其成矿过程大致为:在前地槽幔源岩浆喷发期形成原始金矿源层的基础上,华力西-印支地槽期混合岩化热液形成含少量金的石英脉和金的次生富集带,至地洼阶段激烈期,原始金矿源层和次生富集带的金矿质被多次活化,并叠加了其他来源的金矿质,富集为现在的金矿床(王可伏,1992)。

冀东金厂峪金矿床,也是赋存在前地槽构造层太古宇超铁镁质岩浆岩体中的多因复成矿床,太古宙岩浆作用形成原始矿源层以后,从太古宙末-古元古界初进入地槽阶段开始,直至中生代的地洼阶段,经历了多阶段多世代的成矿作用,由热作用、构造变动、岩浆作用等活化、迁移原始矿源层和次生富集带(体)中的金矿质,并叠加多种幔、壳源金矿质富集成矿床。

豫陕小秦岭地区,赋存在前地槽构造层基性火山岩(太华群闾家峪组)中的金矿产,受中生代地洼型岩浆作用的改造、叠加作用更为明显(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b)。

燕辽地区赋存在前地槽构造层(太古宇鞍山群红透山段)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类中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张秋生等,1984),受到过多期变形改造和蚀变,其中的伴生金矿产也是火山作用以后多阶段的改造或再造产物。鞍山群中的其他内生金矿床,也有完全类似于上述前地槽构造层中金矿床的成矿过程(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8b)。

地槽构造层底砾岩的花岗质岩砾石中存在金矿化,如四川若尔盖地区白衣沟群中所见(刘文君等,1986),说明前地槽阶段也能在其岩浆建造内形成金矿产。

二、地槽型岩浆建造的含金性

地槽型岩浆建造受变质比前地槽型要浅,构造变动要弱,中酸-酸性侵入岩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岩性种类增加,旋回性较清楚。在地槽拉张沉降期主要发育中基-中酸性海相火山岩,并伴有部分超基性-基性和中性、酸性的侵入岩、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它们基本上是幔源的。至褶皱回返期,主要为壳源的,部分为幔源的,主要为中酸、酸性侵入岩,部分为火山岩和其他成分的侵入岩。地槽型岩浆建造常呈长条带状分布,其地槽沉降期内的海相火山岩常分布于狭窄的优地槽内,而褶皱回返期的侵入岩在优-渺地槽区内较广泛分布,并可能延入邻近的其他大地构造单元。依前寒武纪地槽、加里东期地槽、华力西期地槽、太平洋期地槽、喜马拉雅期地槽的位置推移,形成岩浆建造在空间上呈带状展开的规律性。随着地槽阶段的发展,岩浆建造中具有超基性-基性岩和火山岩比例减少,而中、酸性岩和侵入岩比例增加的演化趋势。它们在长短不一的后地槽阶段中,经受了多少不一的构造-岩浆作用改造。一般来说,地质时代较老的前寒武纪、加里东期地槽中的岩浆建造受改造强于较年轻地槽者。

地槽型岩浆建造在我国天山-阴山-燕辽地带及其以北广大区域、五台山地区、祁连山地区、西秦岭-东秦岭-大别山地带、江南古陆、南岭-武夷山地带、康滇古陆及其以西广大区域、台湾等地广泛出露。

地槽阶段岩浆作用,在将地幔和陆壳较深部金等成矿物质带入陆壳较浅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含金量在较早期地槽型岩浆建造中高于较晚期地槽者,地槽沉降期火山岩中高于褶皱回返期侵入岩,次火山岩高于火山岩,受后期构造变动或蚀变变质带要高于未受变动改造者。前寒武纪地槽中(冷家溪群、板溪群、双溪坞群、碧口群、熊耳群、滹沱群、双山子群、青龙河群、辽河群等)的变质火山岩、细碧-角斑岩,含金量多在几至几十10-9;祁连山和新疆至我国东北地区加里东、华力西期地槽中的古生代火山岩,一般含金量仅3—5×10-9或更低;从新元古宙地槽至华力西期地槽中的花岗质侵入岩,含金量基本上小于10×10-9,而且多数在4×10-9以下;在这些岩浆岩的构造变动或蚀变变质带内,含金量可以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高以至形成金矿体。

赋存在地槽型岩浆建造中的金矿床(点)为数不少。在成矿时代上,它们中的一部分与赋矿的岩浆岩同生,一部分是地槽阶段内、但比赋矿岩浆岩形成时代晚的叠加改造矿床,还有一部分是后地槽阶段形成的。后两部分矿床(点)的成矿物质,有的是从地槽型岩浆建造中得到或得到一部分,有的几乎全部由其他来源添加进去。这两部分的矿体均分布在地槽型岩浆建造内受后期构造变动或蚀变变质强烈的地方,以含金量比原生岩浆岩呈急剧增加为特征。例如新疆康古尔金矿(曾章仁等,1993),分布在切割华力西期地槽中、下石炭统中-酸性海相火山岩的韧性剪切带中,容矿岩石及矿体顶底板均为糜棱岩化火山岩和蚀变糜棱岩,矿体、矿化带和围岩之间的含金量都呈过渡关系,其未变形、未蚀变围岩中含金量仅3×10-9左右,剪切糜棱蚀变岩中增高60倍。新疆吉木乃布尔克斯岱金矿(表2—1)的情况大致类似。但在布尔克斯岱金矿火山作用后的侵入岩明显为火山岩中的断裂带添加了金矿质。吉木乃塔斯特金矿(点)则是后期侵入岩在切割前期侵入体的断裂破碎带内造成含金量的增加。浙江省中蚕金矿床,金矿体赋存在切割元古宙地槽构造层双溪坞群海相火山岩的韧性剪切带内,其中碎屑岩含金小于5×10-9,细碧岩含金7.68×10-9,角斑质凝灰岩含金8.52×10-9,由它们形成的糜棱岩含金6.36×10-9,(蚀变)千糜岩含金增加到30.62×10-9。这些增加的金元素,分别来自赋矿岩浆本身和赋矿岩浆岩之后的岩浆作用等。

统计表明,赋存在地槽型岩浆建造内的金矿床中,地槽阶段形成者(参表2—1)少于地洼阶段形成者。

三、地台型岩浆建造的含金性

地台阶段的岩浆作用远不及其他大地构造阶段发育,只形成一些较小规模的基性火山岩之类,侵入岩和其他成分的火山岩很少。有一些关于地台型岩浆岩的统计,实际上是不恰当地将侵入地台构造层中的地洼型侵入岩计算在内。华南川、滇、黔、桂交界地带的二叠纪(峨眉)玄武岩及部分辉绿岩、偏碱性超基性岩,华北从贺兰山东侧至阴山—燕山南麓带上古生界含煤建造中的基、中、酸性火山岩及内蒙古古陆中的部分超基性侵入岩层,是属于地台阶段产物。

地台型岩浆建造也能将地球深部圈层较丰富的金矿质带入地壳,也能在后地台阶段作为赋存地洼型金矿的地质体。例如,在黔西南,地层中金的丰度一般小于2×10-9,而二叠纪喷发的地台型峨眉山玄武岩中平均含金3.54×10-9;与此相对应,晚二叠世初期沉积的粘土岩、凝灰质粘土岩、玄武质粘土岩平均含金为44.71至54.33×10-9,而中三叠世早期的粉砂岩、粘土岩平均含金仍有17.4至20.37×10-9(李存登,1987),可见玄武质火山岩喷发时为该区“矿源层”提供了数量可观的金等矿质。地洼阶段在该区域利用这些矿源层形成了大量“卡林型”金矿。河北赤城县金家庄金矿床,赋存在切割华力西期(226Ma)地台型超基性岩体的断裂破碎带内,没受矿化污染的样品平均含金2.1×10-9,蚀变后的样品含金平均值达50×10-9,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由该超基性岩供给,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即地洼阶段(彭岚,1987;彭岚等,1992)。

上述情况表明,地台型岩浆建造在岩浆岩活动强度和分布规模上远不及其他活动区型大地构造阶段,但其含金性可能并不逊色。

四、地洼型岩浆建造的含金性

地洼阶段的岩浆作用非常强烈,岩浆建造呈线状和面状广泛发育于前地槽、地槽、地台构造层中。与前地洼型岩浆建造相比,在地洼型岩浆建造中火山岩以中性、中酸性至酸性为主,并主要是陆相的;侵入岩以中酸性、酸性至超酸性为主;整个岩浆建造中的超基性-基性岩比例小,而且主要分布在旋回或建造的上部;建造中碱性、次碱性岩的比例高;岩石种类多,杂岩体多;侵入岩与火山岩常同源,侵入岩常紧随火山作用之后形成多个旋回;岩浆基本上是壳源的等。

地洼型岩浆建造的含金丰度,常与建造所在地区前地洼阶段的地质情况,地洼型岩浆岩的定位方式、化学成分,岩浆建造形成后受构造变动和蚀变的程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岩浆源区或其上部层位中有金矿源岩时,对应岩浆岩中含金丰度较高;金矿源岩在前地洼阶段受构造变动或变质较弱时,对应岩浆岩中含金丰度较高;火山岩比同源侵入岩的含金丰度较均匀;次火山岩比火山岩的含金丰度较高;形成较早、而且铁镁质较富的岩浆岩含金较富;小岩体、岩脉和大岩体边缘相的含金丰度较高;岩浆期后构造变动和蚀变带的金丰度较高等。例如,侵入于新疆至甘肃北山一带古生代火山岩中的中生代花岗岩类含金量多小于4×10-9,与其对应,前述该带地槽型岩浆建造及前地槽地质体中的金丰度均不高。分布于五台山、阴山—燕辽地带和小秦岭地带的地洼型岩浆建造含金丰度也多小于4×10-9,与其相对应,这些地带在前地洼期经受过多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原“矿源”岩中的金元素已发生过多次活化、迁移。如前文地槽型岩浆建造的含金性中所述,这些地方的金元素仅在一些太古宇的超铁镁质-铁镁质岩中被保存较高丰度,而在其他酸度较大的岩类中很贫。在豫陕小秦岭地区,地洼阶段燕山期花岗岩中含金小于等至于1.18×10-9,其内的辉绿(玢)岩脉、正长斑岩脉含金为2.03—2.05×10-9,伟晶岩脉含金2.27×10-9(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b)或6.52—31.7×10-9。在阴山-燕辽地区,同是地洼阶段燕山期花岗岩,当侵入到前地槽构造层太古宇的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内时(青山口、茅山等岩体),含金量可高达12.57×10-9,岩体内外的金矿化强,当侵入到其他较酸性岩内时(秦皇岛、响山、后石胡山等岩体),含金量降到1.33×10-9,岩体内外缺乏金矿化(李世良,1991)。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于地洼阶段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侵入杂岩带,其金含量对基底性质、岩浆岩类型、蚀变情况等有一定反映。福建省平和-安溪一带,平均金丰度在区域地质体中0.82×10-9,在中生代火山岩中0.83×10-9,在同源侵入岩中0.73×10-9、石英斑岩中2.39×10-9、脉岩中1.05×10-9,可见地洼型岩浆建造中金的低丰度对应着基底变质岩的低丰度。但该区在斑岩、脉岩、次火山岩岩体内外及切割岩浆建造的破碎蚀变带内形成了一些金矿床(点)。进入浙江省沿海地区,基底变质岩中的金丰度增高(≤3.08×10-9),晚侏罗世火山岩及同源侵入岩中增高到2.35×10-9,在切割地洼型岩浆建造的破碎带内发生硅化蚀变时,含金量可上升到几百10-9。中生代岩浆作用在浙东南的基底岩石中和地洼型岩浆建造中形成了许多金矿床(点)。再往北进入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在漠河小赤里马河-马大尔河一带的中生代火山岩中含金0.02—5.55×10-9(任风和,1992),在团结沟地区上侏罗统火山岩中含金1.7×10-9、安山玢岩中5×10-9、长英斑岩中增高达16×10-9,在下白垩统火山岩中平均含金1.9×10-9(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8a)。辽宁西部侏罗纪安山岩含金2×10-9,白垩纪玄武岩和安山岩含金3×10-9、英安岩含金5×10-9、流纹岩含金2×10-9,燕山期花岗岩含金1—3×10-9(曲亚军等,1990);在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带的斑岩、次火山岩、侵入体内外和切割地洼型岩浆建造的破碎蚀变带内,也形成了许多地洼型金矿床(点)。即使在很富金的源岩中形成的地洼型岩浆建造,特别是其中的较酸性侵入岩,也不会具特别高的金丰度。例如在胶东地区,富幔源岩浆成分的元古宇胶东群、粉子山群等地槽构造层,平均含金量高达163×10-9,中生代(地洼阶段)以它们为物质基础形成了强混合岩化岩石和花岗岩体,生成物(地洼型岩浆建造)的含金量比源岩(地槽构造层)大为降低:在含源岩残留体的强混合岩化岩中降低到74.6×10-9,在郭家岭花岗岩中降至44.2×10-9,在玲珑花岗岩中降至3.4×10-9,在酸性脉岩中为11.6×10-9,中性脉岩中为33.7×10-9,但在辉绿、煌斑岩等脉岩中增高到311.8×10-9

综上所述,地洼型岩浆建造的含金丰度,一般均低于前地槽型和地槽型岩浆建造,尤其是低于它们中的基性-超基性至中基性岩浆岩。

赋存在地洼型岩浆建造中的金矿产很丰富,如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岩-侵入杂岩带中的许多“火山岩型”、“次火山岩型”、“斑岩型”、“石英脉型”以及在破碎带内的“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等,与地洼型岩浆建造存在成因关系的金矿产遍及全国各地洼区。地洼阶段强烈、多期次的构造-岩浆作用使地洼型岩浆建造发生破碎、蚀变作用,使地洼型岩浆建造中的金进一步活化、迁移、向蚀变、破碎带中富集,地球深部圈层各种来源的金元素也叠加其上,形成与地洼型岩浆建造有成因关系的蚀变岩型金矿床。例如胶东地区玲珑、郭家岭等地洼型混合岩、花岗岩经破碎、蚀变后,含金量可剧增至500×10-9以上,并形成了大量各种储量级别的金矿床(点)。燕辽-阴山地区的地洼型花岗岩类经断裂破碎、碱性交代等蚀变后,也发生金含量剧增并形成与之有关的一些大型金矿床(东坪、峪耳崖等)。同时,地洼型岩浆作用的多期、次,也有利于前地洼构造层受破碎、蚀变和金富集,在其中形成地洼型金矿。

五、岩浆作用与金成矿的关系

归纳岩浆作用与金成矿的关系,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直接为“金矿源层(体)”和同岩浆作用期成矿提供矿质

在为“金矿源层(体)”提供矿质方面,前地槽、地槽期超基性至中基性岩浆岩(尤其是海相火山岩的作用至为重要,它不仅影响岩浆岩层(体)本身,而且影响同岩浆作用期的正常沉积岩层。其他大地构造阶段的岩浆岩和其他成分的岩浆岩也有相似作用,但重要性较次。显然,幔源岩浆岩在该方面的贡献最大。

在为同岩浆作用期成矿提供矿质方面,壳源的侵入岩浆作用较为重要,而且地质时代较新者较重要。一些金矿床(点)环绕某些岩体在一定范围内分布,并不意味着全部或大部分成矿物质来自岩体。

2.形成次生金“矿源”带(层、体)和间接提供成矿物质

岩浆和岩浆作用以其特有的热力、动力和化学力,使先成的,矿源层(体)”及一切含金地质体中的金等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到有利部位富集成次生“矿源”或矿体。侵入岩浆作用和花岗岩化在这方面的影响更强。

3.为金成矿创造有利的导矿和储矿空间

岩浆作用的热力、动力和化学力,能使先成的各种导矿构造、容矿构造发生重新活动,或者形成新的成矿构造以利于成矿。多期、次岩浆作用的较后期(次)者可以更好地利用前期(次)形成的成矿构造。因此,在前地槽、地槽期及地台期岩浆作用区发育多期(次)的地洼期岩浆作用时,金的成矿特别丰富。

侵入岩浆作用在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形成的多种侵入成矿构造和火山作用在火山通道周围形成的火山成矿构造常常是有利的成矿构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