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板的铺设

如题所述

地板铺装在家装环节中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地板买回家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在铺装地点存放2天后铺装。铺装前,用户应检查认可地板的质量、品种、规格、数量,并检查认可其他主要材料的质量情况。地板的安装质量对木地板铺设后的整体效果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因此为了能更好地确保地板的安装质量,建议参考以下安装程序和安装方法。
(一) 铺设的准备:地板铺设前确保“一个认可,四个不铺”,铺设工人在施工前详细介绍铺设工艺,必须得到用户认可后,方可施工。若遇到下列情形不予施工,但须与用户解释清楚,并阐明理由:
1)地面不干燥(潮湿)、不干净、不施工
2)周围环境有白蚁,不施工
3)施工现场交叉混合作业,不施工
4)施工期过短,无法实施工序,不施工(协商要求加班除外)
(二) 铺装方法:强化木地板一般采取悬浮式安装方法。
A、铺装前的室内环境:安装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相对湿度最好不高于80%且不低于40%,房间不渗水、漏雨;普通强化木地板不适宜在浴室、洗手间、桑拿房及环境恶劣的公用场所安装、使用。
B、基层(通常指地面)要求:地面含水率不超过20%,否则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防潮处理方式可采用涂刷防水涂料或铺设塑料薄膜;
C、地面平整度应满足铺装要求,用2M靠尺检测地面平整度,靠尺与地面的最大弦高应≦5MM;
D、墙面同地面的阴角处在200MM内应互相垂直、平整,凹凸不平度小于1MM/M,超过误差部分须用水泥或快干粉进行找平;不垂直或无法平整处,应与用户协商解决;
E、地面应清洁无杂物;
F、水泥地面应无开裂现象;如果是地采暖地板(电热或水暖),除应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G、在地板安装时,地面的含水率不能超过10%;
H、在铺设地板前,应验证供热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并使所有剩余潮气蒸发出来。
I、在地板安装前三至四天时,供热系统降至适合的安装温度(房间内约18±3℃);
J、 地热供暖必须采用标准功能元件,供热系统到达水泥地面的温度应不超过55℃
K、有地热供暖系统的地面,严禁在地面上剔凿、钉钉、打洞等;
L、地板铺装后,在使用中应确保地热系统供暖温度均匀,避免局部区域地表温度太高,尽量保持地表恒温。
(三)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检查地面的平整度,以及是否有埋线或是地采暖系统;
2)与客户协商后确定地板的铺装方向,建议顺光方向铺设地板;
3)严禁在木地板铺设时,与其他室内装修工程交叉进行施工,建议木地板最后铺设;
4)测量门缝预留间隙,确保在地板铺装后门能自由开启。
(四)正式铺设:
1) 强化木地板一般采取悬浮式安装方法,连续铺装宽度方向不得超过6米,长度方向不超过15米。超过部分应加装过渡连接,相邻地板应预留伸缩缝隙,门口应隔断。
不同类型的地板铺设方法:
1、 普通企口地板:
一、从房间的左侧开始安装第一排地板,将有槽口的一边向墙壁,加入专用垫块(铺装结束时,应取出),预留8—12毫米的伸缩缝隙;
二、测量出第一排尾端所需地板长度,预留8—12毫米的伸缩缝隙后,锯掉多余部分;
三、将锯下的不小于300毫米长度的地板作为第二排地板的排头,相邻的两排地板短接缝之间不小于300毫米;
四、每排最后一片及房间最后一排地板须用专用工具撬紧。
2、 锁扣地板:
一、尽量从房间的门口开始安装第一排地板,将有榫舌的一边面向外,加入专用垫块(铺装结束时,应取出),预留8—12毫米的伸缩缝后,锯掉多余部分;
二、将锯下的不小于300毫米长度的地板作为第二排地板的排头,相邻的两排地板短接缝之间不小于300毫米
三、地板长边与地面保持适当角度方向插入槽口,轻轻按下即可锁住地板。
3、 地热地板:基本的安装方法同上述两类地板,不同之处有:
一、地面含水率应≤10%,否则应待其自然风干,或用加热通风等措施加快其干燥速度;
二、使用的地垫应易于导热、绝缘、耐老化;
三、地板安装好后,冬天地板表面温度应不得超过27℃。
(五)验收:
1、地板安装完毕3天内进行验收;
2、门及门套切割平直光滑,门可自由开启;
3、扣条固定应牢固,螺帽不得高出扣条表面,长度及位置合适;
4、地板表面无胶迹、干湿花、鼓包、污斑、掉角、龟裂、划痕等外观质量问题;
5、地板伸缩缝无锯齿状,与墙面距离为8—12MM
6、地板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米靠尺测量小于3MM;
7、踢脚板接触面平整,转角平直,钉子眼补好;
8、地板表面接缝高低差不大于0.15MM,缝隙不大于0.2MM
9、地板铺设应牢固,不松动,踩踏无异响
10、 预留缝处专用垫块均取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