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的相关新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9

雅安灾区捐款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牵动着五粮液公司5万多职工的心,公司决定向雅安灾区首批捐款1000万元。同时公司正紧急筹措价值数百万元的灾区急需物资,即将发往灾区,以尽企业微薄之力,与灾区同胞共度难关。
捐赠生态文明
2011年11月24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生态文明促进基金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五粮液向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文明促进基金捐款1000万元,成为捐赠生态文明促进基金的第一家企业。通过此次捐赠,五粮液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开展生态文明课题研究和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强重点地区、社区、行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工作,以此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宾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品牌。宜宾独特的气候、水源、土壤“三位一体”的自然生态条件为五粮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五粮液的成功经验有力证明了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反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企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捐赠希望小学
2011年4月25日上午,“五粮液玉树县结古希望小学捐赠仪式”在五粮液公司怡心园举行。青海省玉树县副县长白玛求吉、教育局局长玛拉,宜宾市民政局局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聂文学等领导出席捐赠仪式。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及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会议。在宜宾市慈善总会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捐赠书,五粮液捐赠2500万元用于五粮液玉树县结古希望小学的建设工作,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为玉树灾区的重建贡献力量。
事件2013年2月19日,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行为将被国家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元人民币。其中,茅台被罚2.47亿,五粮液则将收到2.02亿的罚单。据了解,上述罚款金额占两家酒企2012年销售额的1%。
2012年末,受塑化剂和禁酒令影响,内地高端白酒在本应旺销的季节遭遇寒冬。面对经销商竞相低价出货的态势,五粮液发布营销督查处理通报称:极个别的五粮液品牌运营商和五粮液专卖店我行我素、不按规则、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低价、跨区、跨渠道违规销售五粮液。
由于中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明确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相关专家曾向记者表示,茅台、五粮液有违反《反垄断法》的嫌疑。
五粮液2013年1月17日发布的声明显示遭到了反垄断调查。该公司声明称,将进一步加强对《反垄断法》的学习,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和纠正凡与《反垄断法》相悖的有关文件和约定、协议等。 五粮液老窖池遗址传承中国传统酿造工艺跻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粮液老窖池遗址”名列其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五粮液明代古窖池群是从明初一直连续使用至今、使用功能完好、从未停止过发酵的“活文物”,其历史已达600多年之久,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唯一仍在使用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其独特之处是在酒的发酵过程中,窖池中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向窖泥渗透,变成丰富的天然香源。五粮液老窖池是中国传统酿造工艺的继承和延续,在中国古代白酒酿造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能获此荣誉也可谓实至名归。
作为中国白酒业发展引领者,五粮液一直以来积极推进民族品牌国际化,致力于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将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更直观的呈现给世界,拉近了中国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的距离,对推动中国白酒酿酒事业、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粮液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合理利用、发挥效益,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文化遗产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五粮液首批荣膺“中国企业五星品牌”称号
2013年,“全国企业文化论坛暨首批星级企业品牌评价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全国10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发布会。五粮液与海尔、中联重科、中盐集团等9家企业被授予首批“中国企业五星品牌”称号。同时,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单位”称号。公司领导刘中国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人物”称号。
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代表公司出席发布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企业五星品牌”是依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颁布、实施的《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GB/T27925-2011)所进行的专业评选。该标准从“能力、品质、声誉、企业文化、影响”等5个一级指标,“品牌规划、品牌管理、保障机制、企业品质、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社会责任、诚信、精神信念、宣传推广、顾客感知、业界交流、行业影响、社会影响”等17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对商业、企业品牌进行全面系统评价。
五粮液始终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独具特色的酿造文化、过硬的质量文化、领先的营销服务文化、科学的管理文化、浓郁的人文文化有力保证并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为消费者而生而长”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凸显酒业、优化多元”发展战略,连续十七年摘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售额第一名,品牌价值连续18年位居食品行业榜首。获得“中国企业五星品牌”是对公司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领军企业地位的肯定。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坚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并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7月6日,五粮液赴米兰力推中国“智”造 世博会互动展台遭观众热捧。 五粮液集团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对名下340辆公务车进行拍卖车展。据了解,拍卖后,五粮液只保留必需的生产用车、生活用车、特种车和少数接待用车。中层以上干部公务车全部取消后,每月可享受800元~2500元车贴。作为三公消费的一种,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早已被纳入严格的监管之下,2013年以来不少地方压缩三公经费后,公务用车也已大幅减少。而与党政机关相比,国企的公务用车却并没有受到如此多的关注。虽然一些地市也曾公开拍卖过国企的公务用车,例如温州曾在2011年底拍卖了170辆市属国企公务用车,但多数情况下国企公车拍卖多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像五粮液这样由企业自主进行公开拍卖的,并不是常见现象。
国有企业从自身性质上来说,虽然是企业化运营,但其资金使用和利润分配都不能像私企一样“老板说了算”,在购车问题上也有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作为参照。五粮液拍卖公车,无疑是向社会再一次强调“国企公务车也姓公”的概念,这点值得肯定。而从企业自身的运营来说,砍掉多余的一般性公务用车也是减负的好办法。联想起不少国企,甚至是垄断地位的巨无霸国企也常常“哭穷”求财政补贴,不妨查查这些企业还有没有多余的一般性公务用车可以减掉,这些企业的领导存不存在超规格配车的问题。
当大家都将眼光放在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上时,希望能以这一次五粮液拍卖公车为契机,提高全社会对于国有企业公车配备问题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国企公务用车也姓公,更因为企业运营涉及大量财物款项,若发生“车轮上的腐败”,隐蔽性比党政机关更强。
2014年3月13日,五粮液集团公司公务车第二轮第二场拍卖90台车卖出88台,成交总额618万元,2台流拍。其中,2007年启用的悍马H3以60.2万成交。 2014年4月26日下午,五粮液集团、长虹集团、四川发展控股、成都智溢投资四企业在宜宾五粮液集团隆重举行高端光电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上述四家大型企业将强强联合,共同打造高端光电产业。
四川已成为国内第三大光电产业基地,但大部分企业还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缺乏核心竞争力。此次四大企业的合作将实现共赢,引领四川高端光电产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