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的近代时期

如题所述

国门大开 参见:黑船事件
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手中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率领四条蒸汽船闯进日本的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对外通商,日本上下惊慌失措 。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 倒幕运动 参见:倒幕运动、大政奉还
在当时所发生的抗议和反对运动中,有一些暴动竟有4000农民参与,而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势。在武士里也有大量的思想改革运动”。很快,“倒幕”阵营就壮大起来,不仅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小市民、中下层武士,也包括力主发展实业的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派。
1867年11月8日,与幕府将军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下旨组织倒幕军,讨伐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十月十四日(11月9日),德川庆喜假称还政于天皇,却在大阪并着手组织兵力,图谋反叛。
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的谕令,表示准许德川将军的辞退。当晚,天皇即主持召开了由“倒幕派”的皇族公卿,大臣和武士列席的御前会议。会上宣布:废除幕府,责成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以及财产;重新赋予天皇以权威,亲主朝政;建立新的中央政府。
1868年1月27日,倒幕军连战连捷,最终在京都附近的大战中击败了3倍于己的幕府军队,德川庆喜逃往江户。倒幕军继续高歌猛进,攻陷幕府残余在北海道的最后据点,取得了内战的最终胜利。以明治天皇为首日本新政府成立了。 明治维新 参见: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重主朝政的明治天皇,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决心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这些重大变革,在日本迅速推开,收效惊人。
为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他采取“奉还版籍”政策,废藩设县,将全国划为3个府72个县,终于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还废除旧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所谓公卿诸侯之类的贵族改称“华族”,将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大胆废除了封建俸禄。
此外,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
1873年,日本开始实行新的兵役制度,在全国征召义务兵,同时改革农业税,统一货币。 在国民“万事决于公论”的呼吁下,明治天皇决定于光绪十一年(1885)实行立宪,建立了内阁制度,并于光绪十五年(1889)正式颁布宪法,次年召开了首届国会。
政治改革日新月异,以军事工业,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变革筹划也迅速变为现实。继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后,又于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西方的科学技术得到大力提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基本铺平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完成了部分预定的改革目标,成为中国周边迅速崛起的强邦,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 侵略扩张 参见: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在甲午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及日俄战争中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其中的一角。在确保国际地位的同时,于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后1910年吞并朝鲜。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入了新的学问,艺术;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閞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等等的运动。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大正民主运动(大正デモクラ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数年后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在国际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日渐艰难。
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与明治时代取得的历史性进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绩还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痛苦的困难。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国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