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的习俗
春节,浦城人俗称“过年”。浦城春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变更,有些变化,增添了诸多新的内容,但更多的是承吸着历史文化的滋养。
上年农历十二月,喜气就纷呈。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炒果子、膏糕糖、蒸年糕、做黄碱果、备办年货,同时开始打扫卫生(俗称扫尘),男人理发,置办新衣服,意蕴辞旧迎新。在外的游子也纷纷赶回过年。
廿三日,送灶神。祀灶的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对用火熟食的纪念。至东汉,演绎出灶神对人降福、保佑子孙的说法,灶神逐渐上升为一家祸福的主宰,渐渐淹没了这一信仰崇拜的原意。这天,摆出供品,家庭主妇殷勤祭祷。旧时,将旧灶神焚化,称为“送灶神公上天”。
过年前一天,是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摆上供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反映中国人不忘祖的传统心理,浦城称这种形式为“烧年纸”。这天,更有一个喜庆之举,即每家每户在大门贴春联。
吃年夜饭是除夕夜重要活动。年夜饭菜肴精心治办,合家老少,团团围座,笑语声声,其乐融融。饭后,长辈给幼少晚辈“压岁钱”,以示爱幼。捡吉时放鞭炮关大门,称为“封门”,寓珍视光阴之意。吃了年夜饭后,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果子,说好话,逾午夜不睡,甚至通宵达旦,守着新年的来临,称为“守岁”。但家庭主妇还得不辞辛劳,在厨房准备正月初一至初三的饭菜。灶事毕,用暗火闷烧巨块柴火,取不断烟火吉征,也意谓“养猪易大”,名为“闷年猪”。近些年,守岁时,全家观看春节晚会到深夜已成新的时尚。
农历一月,称为“正月”。“正”与“政”两字音近,为避秦始皇名“政”的讳,将正月的“正”读为“真”(zhen),相沿至今。正月初一,人们迎来春天的欢快脚步,男男女女穿新衣、新鞋,人人满面喜气、福气。“爆竹一声除旧”,家家户户一大早就择良辰放鞭炮,开大门,表示开门大吉。
初一不动刀,饭前喝木樨茶,表示甜甜蜜蜜。早餐大多吃除夕准备好的余饭,讨个“有余”吉谶。吃年糕,寓“吃年糕,步步高”的意思。大多素食,必吃青菜(芥菜),寓意清清吉吉。这天,晚辈向长辈拜年,表示尊老。初二起,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初三过后,亲友相邀宴请,男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娘,女
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郎,亲戚均不收新郎、新娘的礼品,称为“请春酒”、“请新亲”。正月初一至初三,用语十分谨慎,凡不吉利、顺当的语不说。初七起,开始舞龙灯,居民每户接龙灯进屋,说是会招致家中全年清吉。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一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又称为上元节。华灯初上,合家团聚,举行家宴。夜幕降临,旧时,城区各社区发起舞龙灯、耍狮灯、扮戏装、踩高跷、抬台座、游旱船,称为“闹元宵”。少年则以稻草扎成草龙,和成人一样以舞龙为乐。聚众数十人,打“十番”,搬出锣鼓萧笙线竹各种乐器,环街游。是夜,鱼龙百戏、曼衍往来,火炮连天,彻夜欢乐,堪称“不夜天”。
元宵节,又有“灯节”之称。从除夕开始,城区靠街大家小户,门口都挂灯结彩,供人观赏。到元宵这天晚上,灯彩更是花团锦簇,灯花辉耀。花灯式样繁多,有儿童提在手上玩耍的,制作比较简单,体积小而轻,如莲花灯、兔子灯等。有体积较大的,制作工艺比较精细,挂于门市的,如宫灯、方斗灯、走马灯等,多以亭台楼阁为外部造型,灯内装饰人物、山水、花卉,灯的四周镶嵌花边,碧瓦飞檐,流苏缤纷。更有一些特别的灯彩,金鱼缸盛满水,在水上放煤油灯。旧时,城内大西门三山会馆——还结鰲山,放焰火,把灯堆迭成一座山,像传说中的巨鰲形状,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众多的花灯。四周,用锦缎围绕,流苏缀饰,可谓富丽堂皇。一般彩灯架多用竹篾式细木头扎成,用丝膜、玻璃丝、色纸、丝绢为装饰材料,加上工艺师彩笔点画,形状惟妙惟肖。彩灯综合纸扎、裱糊、剪纸和书画、诗文于一体,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解放后,社庙停止活动,以系统为单位组织龙灯队,开展彩灯赛,进行各种民间文娱活动,诸如放焰火、踩街游行、文艺演出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