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为什么会打雷呢?

昨晚下雪了,下的很大,可是为什么会打闪打雷啊

冬天下雪的时候,很少有上升气流,所以电荷积累不多,再有冬天里空气湿度不如夏天大,湿润的空气才容易导电,所以冬天的云不容易放电。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冬天没法听到隆隆雷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5
高空中有好多股气流在不断地运动.这些气流有的向 上跑,有的向下跑,方向不同,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快,有 的慢.气流的运动使空气中的积云有的向上冲,有的向下降.云和云这之间的磨擦使云带上不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因此正电荷和负电 荷分别聚集到云的两端.空气流动越快,云层越厚,带的电就越多.积云所带的电达到 一定程度,就会穿过空气放电,使两种电荷中和.由于电穿过空气的时候会发热,使空 气迅速地膨胀,从而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运输雷. 如果带电的积云离地面比较近,也会因静电感就应使地面带上和云的下层不同的电. 当带的电达到一定程度时,积云就会向地面放电,这就是容易造成灾害的落地雷. 一般来说,地面哪里有突出的东西就容易从哪里放电,所以当我们在旷野上时,不能 到高树下避雨. 为什么会下雨?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2为什么会打雷?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2

十万个为什么

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21-03-02

下雨打雷为什么会打雷下雨

第4个回答  2020-01-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