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推荐《西游记》这本书?这本书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如题所述

因为《西游记》这本书:

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小说,被誉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唐朝高僧玄藏西去拜佛取经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经过作者极具想象力的构思及描写,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孙悟空,迂腐的唐三藏,好吃懒惰的猪八戒以及勤恳的沙和尚的形象,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的磨难与艰辛。

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去往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以降妖伏魔,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13
因为从我们记事起,它一直伴随我们成长。最吸引的是他们师徒不畏艰险,不放弃达成目的,这是我们要磨练的意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27
西游人物塑造有许多前后矛盾,难以理解的地方,正因为这一点,角色才更真实。没有绝对正义与邪恶,没有性格框定,没有强牵价值观,而更多的是一种“混乱中立”。即每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准则。书中的孙悟空和唐僧,他们的价值观始终没有融合,但他们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经过不断碰撞,又共同完成了同一使命。不会像三国那样“伟光正”,也不是像水浒那样强行“兄弟情”。

关于这一点,其实三国水浒中作者都有意强牵了一种普世价值观,安排到人物的行为及结局当中,三国有历史史实在前,限制发挥,只能强化、突出人物性格,在框定性格基础上,让“关羽更忠,曹操更奸,诸葛更智,赵云更勇。”以此加剧人物冲突。

水浒则是安排了错纵复杂的主线暗线,最后交汇到三山聚义。但是这样一来,原本饱满的人物性格被淡化了,开始出现“兄弟一心”的安排。但是梁山角色中,有许多是有杀全家之仇的,最后旁白强行“一心”带过,难免让人感到突兀。

而西游记不是,它存在矛盾,但又极为合理,唐僧管教猴子,到后面猴子开导师傅,他们四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平衡,保持有各自的“独立性”,生活也是一样,因为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的人,就会心灵相通,不谋而合吗?生活即处处矛盾,却又说得过去。

形容猴子的性格:

顽固,反叛,忠义,阴险,热心肠,刻板,理性,急躁,麻木,成熟,博爱,记仇,向师,弑师,广结朋友,小肚鸡肠,有坏心眼,有大智慧。这些矛盾的词汇加到猴子身上都不违和,他做事不按常理,但又有其中情理缘由,孙悟空不是书中的一个角色,而更接近现实中的我们。

这一点,林黛玉,曹操,林冲,都没能做到。

鲁智深有点味道了,但还差一截。

红楼梦人物繁杂,性格鲜明,无论词句还是人物塑造都是极佳的。但论单个人物出彩程度,也逊色西游一些。

当然,西游也有自己的问题,主线过于集中,缺少支线情节,故事有些单薄,雷同度高,因此综合而言略逊红楼,即便如此,也仍然是古代第二优秀的经典小说了。
第3个回答  2018-09-15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的瑰宝,是我最爱的书。我喜欢书中瑰丽奇谲的想象,丝丝入扣跌宕起伏的情节,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桥段,这一段突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悟空明辨是非,唐僧善恶不分,猪八戒容易被引诱,白骨精的狡猾奸诈。精彩的描写也是最吸引我的部分。
第4个回答  2014-08-25
因为西游记是我国经典的国学名著。这本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都刻画的淋漓尽致,一波三折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时不会厌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