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带图的证明方法

如题所述

青朱出入图  刘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也是用的以形证数的方法,只是具体的分合移补略有不同.刘徽的证明原也有一幅图,可惜图已失传,只留下一段文字:“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因就其余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开方除之,即弦也.”后人根据这段文字补了一张图。大意是: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以勾a为边的正方形为朱方,以股b为边的正方形为青方。以盈补虚,将朱方、青放并成玹方。依其面积关系有a^+b^=c^.由于朱方、青方各有一部分在玄方内,那一部分就不动了。

  以勾为边的的正方形为朱方,以股为边的正方形为青方。以赢补虚,只要把图中朱方(a2)的I移至I′,青方的II移至II′,III移至III′,则刚好拼好一个以弦为边长的正方形(c的平方 ).由此便可证得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

  这个证明是由三国时代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所提出的。在魏景元四年(即公元 263 年),刘徽为古籍《九章算术》作注释。在注释中,他画了一幅像图五(b)中的图形来证明勾股定理。由於他在图中以「青出」、「朱出」表示黄、紫、绿三个部分,又以「青入」、「朱入」解释如何将斜边正方形的空白部分填满,所以后世数学家都称这图为「青朱入出图」。亦有人用「出入相补」这一词来表示这个证明的原理。 

  青朱出入图需要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证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4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证法
  
  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
  有许多勾股定理的证明方式,都是基于相似三角形中两边长的比例。
  设ABC为一直角三角形,
直角于角C(看附图).
从点C画上三角形的高,并将此高与AB的交叉点称之为H。此新三角形ACH和原本的三角形ABC相似,因为在两个三角形中都有一个直角(这又是由于“高”的定义),而两个三角形都有A这个共同角,由此可知第三只角都是相等的。同样道理,三角形CBH和三角形ABC也是相似的。这些相似关系衍生出以下的比率关系:
  因为BC=a,AC=b,AB=c
  所以a/c=HB/a
and
b/c=AH/b
  可以写成a*a=c*HB
and
b*b=C*AH
  综合这两个方程式,我们得到a*a+b*b=c*HB+c*AH=c*(HB+AH)=c*c
  换句话说:a*a+b*b=c*c
  [*]----为乘号
  
欧几里得的证法
  
  《几何原本》中的证明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书中提出勾股定理由以下证明后可成立。
设△ABC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A为直角。从A点划一直线至对边,使其垂直于对边上的正方形。此线把对边上的正方形一分为二,其面积分别与其余两个正方形相等。
  在正式的证明中,我们需要四个辅助定理如下: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边和这两组边所夹的角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SAS定理)
三角形面积是任一同底同高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任意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二边长的乘积。
任意一个四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二边长的乘积(据辅助定理3)。
证明的概念为:把上方的两个正方形转换成两个同等面积的平行四边形,再旋转并转换成下方的两个同等面积的长方形。
  其证明如下:
  设△ABC为一直角三角形,其直角为CAB。
其边为BC、AB、和CA,依序绘成四方形CBDE、BAGF和ACIH。
画出过点A之BD、CE的平行线。此线将分别与BC和DE直角相交于K、L。
分别连接CF、AD,形成两个三角形BCF、BDA。
∠CAB和∠BAG都是直角,因此C、A

G
都是线性对应的,同理可证B、A和H。
∠CBD和∠FBA皆为直角,所以∠ABD等于∠FBC。
因为
AB

BD
分别等于
FB

BC,所以△ABD
必须相等于△FBC。
因为
A

K

L是线性对应的,所以四方形
BDLK
必须二倍面积于△ABD。
因为C、A和G有共同线性,所以正方形BAGF必须二倍面积于△FBC。
因此四边形
BDLK
必须有相同的面积
BAGF
=
AB^2。
同理可证,四边形
CKLE
必须有相同的面积
ACIH
=
AC^2。
把这两个结果相加,
AB^2+
AC^2;
=
BD×BK
+
KL×KC
由于BD=KL,BD×BK
+
KL×KC
=
BD(BK
+
KC)
=
BD×BC
由于CBDE是个正方形,因此AB^2
+
AC^2=
BC^2。
此证明是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书第1.47节所提出的
第2个回答  2009-09-06
证明方法一:取四个与Rt△ABC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 =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正方形PQRS的面积

∴ ( a + b )2 = 1/2 ab × 4 + c2

a2 + 2ab + b2 = 2ab + c2

故 a2 + b2 =c2

证明方法二:

图1中,甲的面积 = (大正方形面积) - ( 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图2中,乙和丙的面积和=(大正方形面积)-( 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因为图1和图2的面积相等,

所以甲的面积=乙的面积+丙的面积

即:c2 = a2 + b2

证明方法三: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小正方形的面积 =大正方形的面积,

2ab + ( a -b ) 2 = c2,

2ab + a2 - 2ab + b2 = c2

故 a2 + b2=c2

证明方法四:

梯形面积 = 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1/2 × ( a + b ) × ( a + b ) = 2 × 1/2 × a × b + 1/2 × c × c

(a + b )2 = 2ab + c2

a 2 + 2ab + b2 = 2ab + c2

故 a2 + b2=c2

点拨:以上四种方法均是使用了面积的方法,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有四百多种,在后面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之后,我们还可以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来证明。

参考资料:http://360edu.com/tongbu/chuer/7829/1.htm

第3个回答  2019-03-03
【证法1】(梅文鼎证明)
 
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把它们拼成如图那样的一个多边形,使D、E、F在一条直线上.
过C作AC的延长线交DF于点P.

D、E、F在一条直线上,
且RtΔGEF

RtΔEBD,

∠EGF
=
∠BED,

∠EGF
+
∠GEF
=
90°,

∠BED
+
∠GEF
=
90°,

∠BEG
=180°―90°=
90°
又∵
AB
=
BE
=
EG
=
GA
=
c,

ABEG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ABC
+
∠CBE
=
90°

RtΔABC

RtΔEBD,

∠ABC
=
∠EBD.

∠EBD
+
∠CBE
=
90°

∠CBD=
90°
又∵
∠BDE
=
90°,∠BCP
=
90°,
BC
=
BD
=
a.

BDPC是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同理,HPFG是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
设多边形GHCBE的面积为S,则
,

.
【证法2】(项明达证明)
 
做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b>a)
,斜边长为c.
再做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使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过点Q作QP∥BC,交AC于点P.
过点B作BM⊥PQ,垂足为M;再过点
F作FN⊥PQ,垂足为N.

∠BCA
=
90°,QP∥BC,

∠MPC
=
90°,

BM⊥PQ,

∠BMP
=
90°,

BCPM是一个矩形,即∠MBC
=
90°.

∠QBM
+
∠MBA
=
∠QBA
=
°,
∠ABC
+
∠MBA
=
∠MBC
=
90°,

∠QBM
=
∠ABC,
又∵
∠BMP
=
90°,∠BCA
=
90°,BQ
=
BA
=
c,

RtΔBMQ

RtΔBCA.
同理可证RtΔQNF

RtΔAEF.
【证法3】(赵浩杰证明)
 
做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b>a)
,斜边长为c.
再做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
分别以CF,AE为边长做正方形FCJI和AEIG,
∵EF=DF-DE=b-a,EI=b,
∴FI=a,
∴G,I,J在同一直线上,
∵CJ=CF=a,CB=CD=c,
∠CJB
=
∠CFD
=
90°,
∴RtΔCJB

RtΔCFD

同理,RtΔABG

RtΔADE,
∴RtΔCJB

RtΔCFD

RtΔABG

RtΔADE
∴∠ABG
=
∠BCJ,
∵∠BCJ
+∠CBJ=
90°,
∴∠ABG
+∠CBJ=
90°,
∵∠ABC=
90°,
∴G,B,I,J在同一直线上,
【证法4】(欧几里得证明)
 
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H、C、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
BF、CD.
过C作CL⊥DE,
交AB于点M,交DE于点L.

AF
=
AC,AB
=
AD,
∠FAB
=
∠GAD,

ΔFAB

ΔGAD,

ΔFAB的面积等于,
ΔGAD的面积等于矩形ADLM
的面积的一半,

矩形ADLM的面积
=.
同理可证,矩形MLEB的面积
=.

正方形ADEB的面积
=
矩形ADLM的面积
+
矩形MLEB的面积

,即
a^2+b^2=c^2
第4个回答  2009-09-06

这是青朱出如图

可以证明c方=a方+b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