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

患者男,23岁,结肠炎时轻时重,前年做过肠镜诊为结肠炎,近期加重,求较好治疗方法?

  慢性结肠炎概述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粘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慢性结肠炎病因

  一、过敏因素:过敏性病变,受个体差异影响。主要是肠道性过敏,也时有累及皮肤。有此人对鱼类、虾、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产生过敏,这些都是异体蛋白进入人体时所产生大量组织胺物质,引发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反应,是受致敏物质刺激,自身免疫引起反应,释放出自卫物质而激发大量免疫细胞凝聚、均结集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从而引起粘膜表面水肿充血及渗液等炎症发生。过敏性反应是随着人类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个体的差异,是消化过敏的主要因素。
  二、感染因素: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 、病毒或真菌。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制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人类是杂食性的,当吃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
  三、自身免疫: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因此,慢性结肠炎在常规下治疗是难以治愈的。
  在病理学检查中发现与自身免疫有关的:(1)体液免疫血液中,一般都可发现抗结肠炎抗体(IGM)存在,其抗原是结肠上皮细胞内的脂多糖,从而使细胞毒细胞杀死结肠的上皮细胞,形成了局部或整片创伤,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炎症。所以,在患者粪便中,常可发现大量上皮细胞脱落,也说明这个原因。(2)细胞免疫,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细胞免疫为人体主要免疫,其中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结肠炎的发生,往往可引起大量淋巴细胞结集于肠系周边的淋巴结内,对抗发生肠系感染及肠道粘膜损伤的病毒(有报道为肠病毒感染)。而中性粒细胞则针对细菌性感染起到免疫作用,在长时间炎症作用下,可引起免疫细胞增强功击力,互相杀灭,将正常细胞破坏,导致炎症加重,是长期炎症不愈原因之一。

  慢性结肠炎病理

  在慢性结肠炎中,分为"溃疡性、非溃疡性和糜烂性"三种。溃疡性慢性结肠炎的特点为溃疡形成,在纤维结肠镜下可见溃疡面、水肿、充血,粒膜脱落,局部静脉模糊等表现。严重者可呈粟粒样或肉芽增生,非溃疡性慢性结肠炎,在纤维结肠镜下观察,常不易察觉炎症发生或组织变化,但可存在细胞大,组织间质充血,轻度水肿。长期炎症浸润作用下,局部组织反复脱落、增生、渗液、易引起肉芽增生,所以,发展成结肠癌就是先慢性过程。糜烂性结肠炎是由溃疡性结肠炎转变而成,是慢性结肠炎最严重的一种,且容易引起癌变的一种。为了防止恶变,应作好治疗和预防,一旦发现大便异常,应作进一步检查。

  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患者可出现便秘或泄泻症状,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便下大量粘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现象,伴随左下腹疼痛,呈隐隐作痛,体重下降,消瘦,精神不振。在常规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症状减轻,停药后容易复发。

  慢性结肠炎临床诊断

  诊断慢性结肠炎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初步诊断;如: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型,里急后重,便下粘液呈冻胶状,左下腹疼痛或长期存在便秘等,可以诊断。为了准确诊断,可通过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或肠粘液病理学分折,最准确性的首推电子纤维结肠镜。
  患者在生活中,在发现上述症状,切勿迟凝,应及早检查,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切勿等到病情严重时或不可逆转变时才行治疗,癌变是大意疏忽造成,应及早提防,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应该要珍惜。
  主要依据下列几项: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西药治疗结肠炎效果好,副作用大,用药时好,停药时易复发。中药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结肠炎,达到标本兼顾,克服西药治疗结肠炎的弊端。

  慢性结肠炎的忌口

  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若是一有情绪波动即需排便者,为“肝气犯脾”;而每天清晨均需排便者,则为“脾肾两虚”。在治疗上需分别采取温健脾阳、疏肝健脾和温补脾肾的方法,佐以涩肠止泻药物,标本兼治,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忌口”。因为“忌口”与治疗效果的提高和巩固有着密切关系,否则药虽对症,但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徒劳无功;或已有改善,又见病情反复,以至前功尽弃。
  慢性结肠炎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牛奶 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但是,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却不宜饮用。有些特别敏感的患者饮用后,很快就会出现肠鸣、腹泻。原因是牛奶虽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又有“滑润大肠”的作用,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应慎服牛奶。
  2、瓜果 主要指各种新鲜瓜果,如西瓜、香瓜、黄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生梨等。虽然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素,但对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也在禁忌之列。因为瓜果大都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还有滑肠作用,从而导致腹泻频作,影响疗效。很多患者夏季吃西瓜往往会引起腹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3、油腻食物 主要指荤油类食物,如红烧肉、排骨、肉馅包子,馄饨及鸡、鸭炖煮的浓汤等。这些食物都含有动物类脂肪,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后,往往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所以也不宜食用。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2.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3.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4.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
  5.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
  6.注意腹部保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3
您自述为慢性结肠炎的疾病,那么现在主要是在进行肠镜的检查,目的是第一,看看是否是溃疡性结肠炎,第二,在看看现在病情的轻重程度,为下一步的诊疗做准备了因此,建议您可以到当地正规的医院挂消化内科就诊,先向接诊医生详细的描述病情经过,在进行肠镜的检查,假如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的话,则可以考虑采用氨基水杨酸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美沙拉嗪等等,该药物为处方药,建议您明确诊断之后由接诊医生开具处方,并在其指导下服用
第2个回答  2019-02-14
您自述为慢性结肠炎,现在主要是进行结肠镜的检查,目的是第一,看看结肠肠道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期和分级,第二是在进行鉴别诊断,看看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隆恩病因此,建议您可以到正规的医院挂消化内科就诊,先向接诊医生详细的描述病情经过,在进行前面解释的检查,假如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话,则可以采用些美沙拉嗪等等药物进行治疗即可
第3个回答  2018-11-05
您自述罹患的是慢性结肠炎的疾病,那么现在需要在进行肠镜等等检查,目的是看看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结肠炎了。建议您可以到当地正规的医院挂消化内科就诊,在进行大便常规和肠镜的检查,比方说,假如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话,则可以采用些氨基水杨酸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
第4个回答  2009-09-04
加重时挂点滴消炎,治疗主要在于平时饮食生活习惯,忌生冷硬辣食物,平时注意保暖,吃些中药如补脾益肠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