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 高中生使用手机之我见 的议论文。

700字左右。
不需要太有文采、条理。
一般的就行。

一.

某人最近在几所高中、初中调查工作时发现,部分学生上课时竟挂着手机。一位知情者吐露,中学生配手机现象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持否定态度,但苦于《中学生守则》等学生纪律没有对持手机现象作出明确规定,学校也不好硬性制止,只好加以适当疏导,但效果很不理想。部分学生中还出现攀比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将会给校园带来新的冲击波。
我以为,就目前现状,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其一,不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学生是消费者,理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而过早地进入使用手机的“高消费区”,不利于学生意志的磨炼及良好品德的形成。

其二,不利于全心投入求学之中。学生的天职是以勤奋学习来获取全面的知识。一旦手机在手,就难免有别人给你打进电话,父母的问寒问暖,朋友的关心或聊天,你自己还不时要与别人通通电话,这些都得花费时间,耗去精力。一学期只有100多天,一天的有效时间也只有10多小时,通话要耗去多少光阴?再说通话的内容五花八门,遇到不高兴的事又必将影响其情绪,情绪不好又将影响其学习。据一位教师吐露,他所任教的班上就有学生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堂上互发短信息打发课上时间,这岂不是新型的坐堂旷课?
其三,给其他同学造成不必要干扰。一是你在接打手机时给别的同学以声音干扰,甚至影响到课堂。一位教师面带苦涩地告诉我:有一次,他正在讲公开课,讲得正起劲时,突然一个学生的手机铃声大作,搞得师生及听课领导面面相觑,一堂好课就这样给搅了。二是对一些虚荣心强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中有的向并不富裕的家长提出购买手机的要求,有的甚至产生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手机的念头。
由此看来,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令人担忧,不应提倡,希望我们的家长多为子女的将来着想,授之以“渔”,让他们从小养成艰苦朴素、勤奋节俭的良好品质,学会自立、自强,全心求学,掌握过硬本领,将来成为有用之材。

二.

时代在前进,如今,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老百姓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都富了起来,整个社会都在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因此,我们在填饱肚子,穿上衣服保暖之余,也已经有能力来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无疑数码产品起到了这个作用。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你不难发现数码产品的身影。其中,手机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特别是青少年,几乎人手一个。于是,便引发了一个争议:“中学生使用手机到底是好还是坏?”

事实上,事物都有双面性,是利弊共存的。就我个人而言,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减少学生恋家之瘾、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但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往往是利大于弊。许多学生把时间荒废在发短信上,你来我往,没完没了,时间便在这指间悄然流逝,话费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殆尽。有同学甚至在课上发短信,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不算,还要影响上课纪律,使得老师停止讲课,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上。更有甚者,把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行为啊!

此外,多使用手机对人体健康也不利。因为它的屏幕色泽度较高,在黑暗中使用对眼睛的刺激很大,时间长了会导致视力下降;手机还会产生辐射,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危害相当大,它会影响我们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因此,我认为我们中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但要合理适度地使用它,大可不必手机不离身,每天捧着它,而是应该在需要它时使用它,充分利用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扬长避短,真正发挥一部手机应有的作用,造福于我们的学习、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9
在信息化的今天,高中生使用手机不再是一个新话题了。手机给高中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这把双刃剑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毫无抵抗地陷入手机提供的虚拟世界之中,走路时看手机,睡觉悄悄在被窝里玩手机,甚至在课堂上偷偷使用手机。因此,高中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从提高学生自身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自制力。制定班级的管理制度以及利用家校合作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采取变堵为疏,重在引导,强化监管机制的政策。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进行探讨,希望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09-08-21
第3个回答  2015-10-01
学会控制是有益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手机,就是其中一个。但在此同时,类似于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手机听多了对耳朵不好,空调吹多了对身体不好,对环境不好,电脑用多了对眼睛不好,对身心不好。因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而去选择,去研究。
引 言
在一个科技领导世界的时代,手机已不是有权有势人的“私有财产”。记得90年代初,见到的是“大哥大”,跟大砖头一样,能用上它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谁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大街小巷,甚至在校园内,中学生打手机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随处可见。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趸。
手机的普及,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目前许多教育界的学者和专家就十分关注中学生流行自己带手机的问题。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自己带手机,也成为我们青少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