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单位和行政机关的区别

如题所述

参公单位与行政机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单位性质与编制:
- 参公单位包括农机局、档案局、公积金中心等一级单位,以及城管执法支队、文化局的文化稽查大队、环保局的环保稽查大队等二级执法行政单位。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但仍然属于事业编制,而非行政编制。
-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而参公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属于事业编制。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政府相关权力职能,但其职工没有公务员身份,因此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其职工编制为事业编。
2. 名称与身份:
- 参公人员的正式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虽然在广义上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要成为参公单位,需满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两个条件。经过相关政府人事部门的申报和审批后,单位成为参公单位,其人员符合条件后可享受公务员待遇。
3. 转任与调动:
- 公务员与参公单位的编制不同,因此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会由行政编变为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会由事业编变为行政编。但不同省份对于参公人员转任到行政机关的规定不一,需结合地方要求。
4. 工资收入:
-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调资。参公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公务员一致。
5. 职级晋升:
- 参公单位人员通过公务员或参公考试录用的,虽然在严格意义上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退休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际执行中,参公的晋升与公务员存在一些差异,具体情况需以实际情况为准。
参公机关 further divides into two categories:
- 第一类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简称为工青妇。
- 第二类是党委、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如党校、干部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档案局等。其中,人民团体和群众机关的待遇通常优于党委、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其晋升机会也不逊色于公务员。具体还需参照各地方实际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