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核工业基地是干什么用的?

如题所述


816核工程是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的——原子能反应堆和化学后处理工程。目前,816核工程已向游客开放。816核工程景区的具体历史背景见下文。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历史背景



816军洞是1965年周恩来总理批准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原子能反应堆和化学后处理工程(代号816工程)。1966年,工程选址涪陵金字山脚下乌江边的白涛镇,1966年开工建设。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三个阶段,总投资7.4亿元(不含军费、人工费)。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到1984年,所有土建工程的85%和安装工程的60%已经完成。洞中有18个大洞穴,130多个隧道、导洞、支洞、道路和竖井。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项目停建,企业停止军转民,成为我国三线企业“军转民”的一面旗帜。


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核工业八一六厂军工洞体解密问题的批复》(科技保密办[2002]14号)对该洞穴进行了解密。在获得上级部门批准后,2010年4月,816核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外开放,积极发挥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作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人工洞穴,世界上解密的最大的核军事工程”,地下核工程的总体布局是一个洞穴、一个洞内建筑、一个洞内建筑、一条洞内河流。洞内各楼层功能分布明显,隔离性强,宛如迷宫,具有独特的结构美。1978年,该工程设计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大会奖集体奖。其巨大的体量给世人带来了强烈的精神震撼和感官冲击。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于教授将其比作“深埋在大山里的和氏璧”,称其可与三峡大坝相媲美。


建峰集团对816核项目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性工作,包括作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和数据灾备中心进行勘探,开展了大量的测绘、勘探和论证工作。


自2015年初以来,尖峰集团按照涪陵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与美国华尔街第一投资公司、北京巅峰叶芝等合作。并分步实施整体规划,关闭了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它包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历史事实。


“816”地下核工程不仅是潜在的、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记录了共和国历史上的艰苦岁月,沉淀了军工历程中的珍贵记忆。


816地下核工程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大战略工程,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几个阶段。地下核工程作为特殊的三线建设遗产、国防建设遗产,同时也是特殊的工业遗产,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在共和国三线建设和核军事建设的重要历史背景下所具有的社会遗产价值。数以万计的军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军窑洞,一万多816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核工业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生活,把自己的子子孙孙献给了生活”。这种用激情和无私奉献建设祖国的精神,与其他“红色旅游资源”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相似的。


86地下核工程停止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桑和独特的结构美,其洞穴设计和建造代表了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