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各种腰痛的老中医秘验方

如题所述

1.杜仲当归饮 张致安

(组成及用法) 杜仲(炒) ,当归,红花,牛膝,桃仁 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 腰痛如刀锥相刺,夜间疼痛明显,属瘀血结滞 之证。

(解析工 无明显外伤史,瘀血也可阻滞经脉,致气血不能畅 通,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轻则俯仰不便,重则痛剧不 可转侧。夜间阴气较重,血运亦慢,故其痛日轻夜重。 本方杜仲走血分而人肾经,坚筋骨,为主腰脊疼痛之必用 药;余药养血活血,祛瘀止痛。可视病情加鹿角霜、续断、丹皮、 赤芍,若适当加黄酒煎煮温服尤效。

《太平圣惠方》有杜仲散类本方,亦治瘀血腰痛不可忍者,可 相参照:

杜仲(炙)、甘草、川芎、桂心、细辛为粗散,每用四钱,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渣,次人酒,更煎两 三沸,食前温服。

2。补肾壮腰丸 张致安

(组成及用法] 熟地,山药,杜仲,破故纸、 炒小茴、赤芍、骨碎补、青盐,菟丝子、枸杞、石菖蒲、黑木 耳、上肉桂,甘草 水煎,每日l剂分3服,亦可为水泛丸、蜜丸。

(主治] 腰痛酸软,喜温喜按揉,腿膝无力,站立或久坐皆 更甚,卧则明显减轻,反复发作,脉多沉细而涩。

(解析] 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骨髓不充,故腰酸软、腿膝 无力,劳则精气耗而痛更甚。本方熟地、山药、菟丝子、枸杞、杜 仲、破故纸等味温肾补肾;赤芍、骨碎补、青盐、小茴、木耳、肉桂、 石菖蒲等走肾家而活血祛湿。余意肾虚腰痛者不惟有阴虚阳虚 之辨,腰肾所虚之处多有瘀血湿浊留滞,多少轻重而已,故宜兼 治瘀血湿气。

3.寒湿腰痛方 王硕甫

(组成及用法) 盐水炒杜仲、菟丝子, 续断、牛膝,木瓜、铁筷子、独活, 制川乌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寒湿腰痛。

(解析) 寒湿着于腰间,冷而重着,转侧不利,疼痛逐渐加 重,静卧亦不能稍减或反而加重,阴雨寒天疼痛加剧,其脉沉迟 而缓。 本方铁筷子辛温无毒,贵州当地用治风湿骨痛、跌仆损伤; 余药祛寒行湿,温经通络。

4.瘀血腰痛方 方以正

(组成及用法) 川芎、当归、牛膝, 黑骨藤、见血飞、 五香血藤,桃仁、姜黄、白术, 乳香、没药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 劳伤瘀血腰痛。

(解析] 劳伤瘀血腰痛者,乃因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气机不 利,其痛日轻夜重,痛有定处。本方多活血化瘀之品,稍加行气理气 药亦妙。五香血藤、见血飞、黑骨藤皆能舒筋活血,祛风除湿。 白术本祛腰间瘀血,惟量略大为宜,余常用至45—90g,对 多种腰痛特别是瘀血寒湿者均有良效。

5.肾虚腰痛方 王希仲

(组成及用法) 刀豆壳 丝瓜络(2味烧存性) 广木香各 等分 3味共研细末,每用3—5g,热酒送下,日2—3服。

(主治] 肾虚腰痛,酸软为主,腿膝无力,遇劳则甚,休息则 稍减者.

(解析] 刀豆壳、丝瓜络皆平性,均可通经活络,散瘀活血; 木香乃三焦气滞用药;热酒行血疏筋。本方当可用于血气郁滞 者,惟不能补肾也。然王氏明确本方专治肾虚腰痛,余虽不能 解,亦信之无疑。

6。柴胡青皮饮 谭绍尧

(组成及用法) 柴胡、法夏、瓜蒌壳、郁金, 黄芩、陈 皮、青皮、生姜,茯苓, 甘草,大枣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湿热腰痛。

(解析) 本方所治多系腰部肌肉筋脉急性炎症所致疼痛, 每因天热卧湿地所患,其痛常于腰部之两侧,痛甚剧,不能伸展, 有时恶寒发热,心中甚烦,口苦,小便短黄,苔黄腻,脉甚弦滑。考腰为肾之外府,肾虚则腰痛,而腰之两侧,因肝胆之肾络 过胁肋而主身侧,故腰痛偏于两侧者,与肝胆密切相关。结合所 见各症,必因少阳表里不和,木郁不达及湿热内伏。余意妇科月 经失调也多两侧腰痛,而逍遥散等方疏肝和胃不必治肾而见效, 可参考之。 本方系小柴胡汤兼理气除湿药而成。茯苓渗利,湿热随小 便而出,量不可少,适加薏苡仁、车前仁、连翘之属亦当。

7。腰痛外用方 赵韵芬

(组成及用法) 制川乌 捣碎细末,加盐水和匀摊于纱布贴患处即愈。

(主治) 风寒湿腰痛。

(解析) 川乌大辛大热,除寒祛风,破积聚湿气,其性疏理 迅速,开通关腠,去风寒湿痹之力甚捷,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太平圣惠方》治风湿腰脚冷痹疼痛:“川乌头三分,去皮脐,生用 为散,以酽醋调涂,于故帛上敷之,须臾痛止。” 本方盐走肾家,合川乌更利风寒湿痹之腰痛。

# 健康 解密# # 健康 明星计划# #中医# # 健康 # #超能 健康 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