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妃住的宫殿有哪些?

如题所述

嫔妃住的宫殿有坤宁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永和宫、延禧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等。

1、坤宁宫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

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朝真正在坤宁宫里住过的皇后并不多,只有清朝初年几位皇后住在这里,即顺治帝废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

2、景仁宫

景仁宫是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

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清顺治年间,这里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当时为佟妃)的居所。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硕裕亲王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光绪帝的宠妃珍妃他他拉氏也在此宫居住过。

3、承乾宫

承乾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清朝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氏,康熙帝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乾隆帝孝仪纯皇后,乾隆帝慧贤皇贵妃,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佳贵妃),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4、钟粹宫

钟粹宫,北京故宫内廷东路建筑,东六宫之一;位于景阳宫之西,承乾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

清咸丰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时,道光皇贵妃,即恭亲王奕䜣之母(时为)静贵妃(孝静成皇后)亦居此宫,代为抚育奕詝。

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东太后慈安)自入宫即在钟粹宫居住,直至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光绪大婚后,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末代皇帝溥仪入宫后也曾在此宫住过。

5、永和宫

永和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

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

其后乾隆帝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又有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的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6、延禧宫

延禧宫,明清中国宫殿建筑,属于紫禁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六宫区的东南下角。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

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另乾隆帝婉贵妃曾在此居住。

7、永寿宫

永寿宫是一座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翊坤宫南面,太极殿(原启祥宫)东面,是后宫之中离养心殿最近的一个宫。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更为现名。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永寿宫为明代妃嫔、清代后妃所居之处。明孝宗的母亲孝穆纪太后曾在这里短暂居住,后突然暴死,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后因乾清宫发生火灾,万历皇帝也曾住此宫,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在此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人。

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国内灾情异象屡屡出现,皇帝在此宫斋居。顺治皇帝恪妃,乾隆帝孝仪皇后,嘉庆帝如妃曾在此居住。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崇庆皇太后,即孝圣宪皇后居永寿宫,乾隆皇帝居乾清宫南廊苫次,并诣永寿宫问安。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废为静妃后居住此宫及康熙帝良妃及嘉庆帝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如妃曾在此居住。

8、翊坤宫

翊坤宫是明清宫殿建筑之一。位于故宫西路开放区。曾是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二进院格局,建于明永乐十五年。

始称万安宫,明嘉靖时改称翊坤宫。清沿用明朝旧称。清代曾多次修缮,光绪年间为庆慈禧五十大寿,将此宫与储秀宫打通,形成四进院的格局。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9、咸福宫

咸福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属于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为后妃所居,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咸福宫。

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虽为后妃居所,但仍有皇帝在此居住。乾隆年间,便改为皇帝偶尔起居之处。乾隆驾崩后,嘉庆帝住于咸福宫守孝同年十月才移居养心殿。

此后咸福宫一度恢复为妃嫔居所。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皇帝住于咸福宫为道光皇帝守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在此居住。

11、长春宫

长春宫,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后殿太极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辛酉政变后,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居于此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坤宁宫

百度百科——东六宫

百度百科——西六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