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人要过年请神?

如题所述

东北有句老话: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里的请神和送神,其实不是东北年俗里的接送神,而说的是萨满跳大神的程序,以后有机会给大家介绍。

关于接神的年俗,我曾在 《东北年俗记忆》 中有过描述。

文中这样写道:“夜幕降临了,到了家家接神的时间。接神就是接神仙的意思,也就是接自己家的祖先回家过年。接神的地点在村里的十字路口。去接神的时候需要拎一盏灯笼,拿一撮香和一些纸钱。到达十字路口后,把香点燃插在雪地里,再把烧纸点燃烧掉。然后冲着西南方向跪地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回家过年了”。然后起身,大人拎着灯笼带孩子们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不许说话,大概是因为老祖宗跟在身后,怕惊扰了祖先。”

说到接神,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家过年去接神,待在十字路口鬼神聚集的地方上好香燃烧了纸钱磕罢头,大人们带领孩子起身准备带领一众祖宗回家过年的时候,照例说了一句:“老祖宗回家过年啊”!

然后大人带着孩子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往回走。

这是,突然后面传来一句:你们先走吧,马上到!

祖宗突然显灵,吓得谁也没敢回头看,大人带着孩子就往家里跑。

回到家后,据说大人仍然双腿发抖,祭祖的仪式也没有进行,倒在炕上好几天没起来,竟然被吓出一场大病。

后来村里人传出去谁家接神老祖宗显灵了,把后代人吓出病来了。然后有人出来说是他路过十字路口,看到某某家在接神,顺口说了一句:你们先走吧,马上到!

被吓出病的人听说以后,病也就好了。

吓唬人的人从此被很多村民所厌恶。接神祭祖这么神圣的事儿,怎么能开玩笑呢!

东北农村接送神的习俗,应该不是关外满族人、女真人等当地原驻民的习俗,而应是那批闯关东的关里人带过来的年俗。

我小的时候,村里过年供奉祖宗,有的人家供到初二撤供,有的初三撤供,有的初六撤供,还有的人家供奉到正月十五撤供。

老祖宗被接回来过年后,待年过去了,还要被送走,也就是所谓的送神。

送神也是夜晚时分。一般要晚上七点以后,讲究早接晚送,让老祖宗在家多待一会儿,和家人们多团圆一段时光。

送神时,要煮饺子上供,让在家过年的祖宗吃最后一顿饭。开饭前,仍然要点燃蜡烛,上香,再用铁盘子倒点白酒用点燃,表示老祖宗喝最后一顿酒。待蓝色的火焰燃烧完毕后,由爸爸带着孩子们给祖宗磕头,在祖宗面前烧几张纸,应该是给祖宗拿的路费钱,然后拎着灯笼,大人们带着孩子,祖宗跟在后面,前往接祖宗的十字路口送祖宗。

到了以后,再上香、烧纸,然后面向西南方向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来年再回来!”

起身回家,路上仍然不说话。到家以后,女主人已经把供品撤下来,这时要把糖块、水果分给孩子们吃,据说吃供果不仅消灾免难,还能身体健康。

一个家族里有几个男孩的,只在一家供奉祖宗,一般是长子长孙。如果老人和最小的儿子过,家谱就随老人在最小的儿子家存放和供奉。每逢过年,其他几个兄弟都会拿些供品到保存家谱的哥哥或弟弟家,给老祖宗上供,回来祭拜祖先。

我家是初三送神的。每年我都会在初二从城里赶回哥哥家,不能接神,送神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送神和每年不同。今年家里的炕头没有了妈妈,妈妈的相片被摆上了供台,妈妈的名字被写上了家谱,妈妈被儿孙们接回来过年,然后又被儿孙们送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