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师的工作?

如题所述

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企业、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 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细则: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规范。细则: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A、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B、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求言简意赅。细则: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的语言。
C、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园、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不利因素。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的个体差异。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5.有简单的英语会话基础,能与幼儿与家长简短对话。
6.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信息。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幼儿的生长发展;能及时准确进行个别教育,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佳教育情境。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提供、布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能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的教学实践。
8.有较强的组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6
今年,尤其是后半学期,我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在今年经历了一个很大的成长。

带前两届学生的时候,我总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已经完全定型的人来对待,总觉得他们的习惯品质已经被家庭和小学阶段塑造完成了。那么,我能影响他们什么呢?我只能监督他们把课本上该背的内容都背了,以此来应付考试,可是这点儿事情,任何人都能做,那种死记硬背、强行灌输的六十年代教学法,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而寄宿制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在我看来更是琐碎到浪费时间,所以在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成就感并不怎么高。

但是今年,事情有了一些变化。我自己在今年,因为遇到了一些人和事,开始认清自己的位置,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看世界的坐标系,虽然还是非常有限,但是与之前的我相比,算是有了一个极大的进步,简而言之,就是开始与这个世界发生关联(以前只想躲在书中,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儿都没有什么兴趣),并且逐步趋向成熟了。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发生的,这对于我已经自然生长了二十多年的自我本质来说,是一个从未有过的质变,意义非凡(话说还有一次比较明显的质变是上大学时理解力的大幅提升,之前读诗词都是稀里糊涂的,忽然有一天开始能读懂了,这个转变也印象深刻)。

经历了自己的大成长之后,我忽然有点开悟了。回过头来再看学生,我开始认识到,他们其实正是在成长的年龄啊,既然二十多岁的我都能被在外的力量改变,他们为什么不能呢?初中的学生,其实正处在被塑造的关键期啊,而我,因为职业的缘故,恰好是一个能塑造他们的外部力量。

这种理念的转变,使得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认识到了自己所处角色的责任,如果你可以影响他们,那你总不能给他们坏的影响,小孩子很会模仿又很聪明,言传身教最有用也最重要,我总得让我自己先成为一个能够传达正向力量的人。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从我这里感受到平等公正诚实勇敢遵守规则重视承诺等品质,希望培养他们敢质疑爱思考会提问善表达的习惯,也希望他们能对文学中的真善美有感知力(这些都是我认为好的东西,哈哈,实在是太贪心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即使学校的大环境严苛如沙漠,我也希望我的课堂能成为一个容得下平等交流的小小绿洲(当然我很多同事的课堂都是绿洲)。啊,还希望这样子做了之后,学生的成绩不要掉下来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