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阅读的四个层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阅读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内容】第一篇

【本书作者】《如何阅读一本书》由两位作者合著,分别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 伦。这两位大师在教育界都是享有盛名的教育家和学者,除了这本书,两人还曾合著了《大英百科全书》,并因此闻名于世。

和《大英百科全书》一样,《如何阅读一本书》自 1940 年出版后很快便成为畅销书,并高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一年多的时间。此后几十年,这本书一直都是各大网站的长销书籍,被誉为“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阅读主题】

学会写读书笔记,是学会阅读的重要途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了读书笔记中结构笔记的方法,践行之。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工具书,教给你什么样的阅读才是好的阅读。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艺术,是一种人的心智活动。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在资讯发达的年代知道很容易,而且资讯越来越同质化,但知道不等于知识,知识需要理解和内化。而太多的资讯和太少的资讯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如果要提升理解力,就必须要进行主动的阅读。

本书的主题是阅读好书的艺术。

这本书的第一篇中对阅读的层次进行了介绍,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其中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属于了解资讯的阅读,是低层次的阅读。

但是,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包含在第二层次的阅读中,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在第四层中。事实上,第四层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所有的层次。但是,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上一个层次必须包含下一个层次,只有具备了下一个层次的阅读能力,才能够完成上一个层次的阅读。

(1)基础阅读。只要认字就可以,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完成。这个时候的要求是:知道“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就可以了。

(2)检视阅读。在较短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这个阶段要求你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包括两种方式:a.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b.粗浅的阅读。

(3)分析阅读。这是一种全盘的、完整的、优质的阅读,要咀嚼和消化一本书,是要求为了理解的阅读。

(4)主题阅读。这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我的阅读在基础阅读和分析阅读中徘徊,但对夹在中间的检视阅读反而做的很少,这应该是观念的问题,我认为读书就应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所以我读的很慢,当看到别人每年可以读100本、200本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仰慕,但同时更多的还是吃惊,怎么能够看这么多书呢?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了阅读的方法,知道读书不应该为了读而读,读书的目标应该是提升理解力。

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分,书中说: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我们阅读有两个目标,一是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二是为求得理解而阅读。大量的阅读者是无知的阅读者,是指那种读得太广却读不通的人,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主动阅读包括思考、感觉(观察和记忆)、想象力。

(1)指导型学习。理解不仅仅是记住,还需要懂得。如果不能理解,需要请人来指导。指导者要比阅读者层次高,能够帮助阅读者去理解那些难懂的内容。

(2)自我发现型学习。就是自我阅读,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读懂。

(3)主动阅读的基本规则。只有不断地对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了这些问题的阅读者才算是主动的阅读。书中介绍了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a.这本书在谈些什么?b.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c.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d.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4)做好读书笔记。

(1)读书的目标是要读得更好,永远更好。法国的帕斯卡尔说: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2)书中告诉我们:读书重点在读出不同的速度,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阅读的方式取决于书的类别,专业类书籍,工具类书籍,以及文艺类书籍,都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读书应如金字塔:基础厚实,顶端尖锐。

(3)速读的训练: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

1.法国学者帕斯卡尔(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我们的目标是要读得更好,永远更好,不过,有时候要读得慢一点,有时候要读得快一点。

2.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两件事是息息相关的。

3.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

4.“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和你已经知道的资讯在同一水平的资讯。

5.如果“思考”是指运用我们的头脑去增加知识或理解力,如果说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与指导型的学习是增加知识的惟二法门时,那么思考一定是在这两种学习当中都会出现的东西。

【原文金句】

1.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2.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就跟写作一样。

3.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4.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5.阅读的速度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知道在阅读某种读物时该用什么样的速度。

6.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1.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阅读者,读书的过程中,积极向自己提问并思考答案,我们才能通过阅读收获更多,并因此成为更好的人。

2.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