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土地荒漠化生态该如何修复和治理?

如题所述

治理措施

1.健全法制,稳定资金投入

严格按照《防沙治沙法》强化监督管理沙区土地,厉打击盲目开垦、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滥采乱挖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制止掠夺式开发经营,在荒漠草原及沙漠边缘,建立禁垦区.稳定资金投入是治理荒漠化和沙化事业顺利开展的保障.

2.建立健全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

准确掌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分布、成因和发生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应加快“数字林业”在防治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作中应用,为治理荒漠化和沙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依靠科技、增加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投入,保障科研经费,提高围封草地和草地改良建设标准,提高饲草机械购置标准等.

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治理荒漠化和沙化适用技术及推广.例如:推广抗旱造林技术解决因为干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困难地飞播造林技术解决远山大沙飞播难存活的问题.飞播牧草作为大面积治理沙化退化草场最有效的措施,投资少、建设速度快、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4.开发沙产业

翁牛特旗区位优势明显,同时科尔沁沙地处于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十分丰富,沙地蓄水量较大,年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海拔较低,光照充足,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是其他沙地无法比拟的.

本区地处辽河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科尔沁沙地西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门类齐全、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沙漠景观与驰名中外的红山文化、独具特色的草原湖泊,蒙古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草原生态旅游和沙湖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适合都市消费群体“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是距北京、沈阳、东北、京津等地区最近的沙湖、响沙观光旅游区.因此沙漠旅游业将成为翁旗的重要支柱产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8

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

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土地退化,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世界各国都对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也不乏有深度的专著问世。本部分针对土地退化分布最为广泛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和耕地贫瘠化,进行一般意义上的阐述。

(一)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由水力、重力和风力等外引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而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由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两种土地退化类型的成因和演化机理都有一定差别,但对于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而言,有众多相似之处,主要有:①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修筑人工建筑物、改造立地条件来防治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和石漠化等引起的土地退化,包括治坡工程技术、治沟工程技术、小型水利工程技术、沟头防护工程技术、谷坊坝工程技术、各种拦沙坝和淤地坝工程技术、沟道护岸工程技术、修筑梯田工程技术等。


②生态技术。指保护和营造植被生态的技术,通过植被冠层和根系对地表的屏障来蓄水、减流和保土、改土、围土的技术。主要种类有封育、种树、种草、针阔混交、乔灌草混交、营造水源林和防护林、建自然保护区、建防护林带等。③农艺技术。指通过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来防治坡耕地流失的技术。其种类主要有调整种植结构和类型,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间作套种、等高耕作、垄作、耕地覆盖等。④材料技术。根据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土地中原有团粒结构的破坏,通过施用绿色材料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黏性硅酸盐成分,从而增加土壤中这些成分在量和质方面的缺失,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土墒生态修复材料含补充土壤团粒结构基质———经特殊工艺处理的具有固水、固肥、硅酸胶结特性的硅酸盐复合成分,可从本质上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以农副产品秸秆料为主,配备安全的微生物菌剂和已预制好的土墒修复材料及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制成不同大小的“种植绳”与植物种子一起播种,修复土墒条件,达到生态修复土地退化的目标(胡慧慧等,2011)。


(二)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


土地次生盐渍化,通常指在自然积盐的背景下,由于人为灌溉措施不当造成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土地次生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渍土面积近10亿公顷,每年还有约12万公顷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赵其国,2001)。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部、黄河河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有数据表明1958~1978年全国有660万公顷耕地退化为次生盐渍土(叶笃正等,1992)。土地次生盐渍化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要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通过种植农作物、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种植耐盐和盐生植被、种植绿肥牧草,扩大地表植被覆盖,发挥生物治理盐碱的生态效应。②水利改良措施。主要是采用灌溉淋洗(以水控盐)、排水携盐(带走盐分)两方面措施来调控区域水盐运动,通过井渠结合、深沟与浅沟、沟洫条(台)田、暗管排水与扬水站排水、深沟河网等井、沟、渠配套模式,修复次生盐渍化。③农业耕作改良措施。主要是采取平整土地、深翻改土、耕作保苗、土壤培肥等农业耕作措施,减少地面蒸发,调节控制土壤水盐动态,使之向有利于土壤脱盐的方向发展。④改良剂施用措施。在修复次生盐渍化土地过程中,发生次生碱化土地的修复难度是最大的。由于碱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苏打及交换性Na+,致使土壤碱性强、土粒分散、物理性质恶化、作物难以正常生长。修复这类土地,除了消除土壤中多余的盐分措施外,主要还应消除土壤胶体上过多的交换性Na+和降低碱性。为此,在水利及农业措施实行的同时,很有必要从化学的角度加以改良修复。通常化学改良主要是施用一些改良剂,通过离子交换及化学作用,降低土壤交换性Na+的饱和度和土壤碱性。改良碱化土壤的化学改良剂一般有3类:第一类是含钙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石灰等,它们多以钙代换Na+为改良机理;第二类是酸性物质,如硫酸、硫酸亚铁、黑矾等,它们则是以酸中和碱为改良机理;第三类是有机质类,是通过改善结构,促进淋洗,抑制钠吸附和培肥等起到改良作用的(张凤荣等,2006)。总体上看,土地次生盐渍化区别于土地“盐渍化”在于次生盐渍土的形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原生的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因地制宜地采用井灌井排、排灌结合、井渠结合、控制灌溉定额,降低地下水水位是次生盐渍土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

第2个回答  2021-12-11
要根据这个地方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要改变这个地方的地质地貌,也应该了解这个地方的气候,补充钾肥,磷肥,氮肥,可以适当的多加水。
第3个回答  2021-12-11
一定要植树造林,也应该做好绿化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注意土壤的盐碱化,然后也应该改善土壤的酸碱性,这样才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修复和治理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21-12-11
翁牛特旗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应该尽量退耕还林,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来防风固沙。改善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是关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