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如题所述

1、 强化人文意识,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是教育目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方针的直接体现。它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是教与学的基础。因此,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小学阶段是学生从童年到青春期,从幼稚到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所受的教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个阶段,教育具有发展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功能。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努力使课程设置合理、全面。

2、 教师是增强核心意识、实现教师卓越素质的最现实教材。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实行民主管理,让每个人幸福和谐,做到高效、优质、低耗。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坚持“以改革就业为中心,以教育、学习、业务为中心”的方针,倡导和树立“敬业、爱护学生、敬业、进取”的良好师德和作风。学校开展“铸师魂、育师德、培师能、做师风”系列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举办师德师风讲座,为学科带头人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举办教学竞赛,开展党员军事训练。

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各类培训,创造各种条件,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参加兼职学习。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教学杂志,每学期提供购书经费。

3、 强化中心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首先,我们要执行例行程序。每学期开学,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回顾学校对“五个认真”的常规要求,不断让教师加深对“五个认真”的认识,明确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二是注重日常执行过程。学校采用月度考核的方式,加强监控和监督。根据月度考核规定,教师的教学常规通过上课、检查备课、作业、课外辅导等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6
提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可以从教师的师资水平和教育设备的健全上完善,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认知。
第2个回答  2021-06-06
首先一定要按照孩子们喜爱的教课方式去教学。要以因材施教的这个方式去教孩子们学习。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批评学生,要经常鼓励学生。这样会让孩子们很有信心,而且还会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
第3个回答  2021-06-06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自主学习与练习本相结合。要做好常规的管理。课堂分层教学实施,提高教学有效性,认真指出落实周考制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精心算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