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祠、观、庵,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寺,寺者,持也。表示持守、维护、控制。古代持守之所一概称之为寺,如古代律法机关“大理寺”。佛教之寺,也是取“持守”之意。佛教建筑里能称之为“寺”,一般供奉比较全面,除宗教神祇外亦不排斥人文神,所以在寺里也可看到源于人文或道教的神,如龙王。

2、庙,庙者,朝拜、祭祀。寺、庙的概念可以部分相通,就是因为其都具备朝拜的作用。但是严格来说寺不具备人文祭祀的作用。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人文祭祀作用的场所可称为庙。如太庙、关帝庙、土地庙。庙类建筑一般不以群落突出,而是相对主要建筑较少的,在民间多供奉不忌腥亵的人文神,少有宗教神。

3、庵,庵,表示“不对外开放”,所以常作为女性修行者的居所。

4、殿,殿,具有“受理、镇抚”之意,故而不论是现实中还是神话中,殿中所主必定是权力者。必须是职权相当高的人或神祇才有资格上居于“殿”,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的殿都是王者处所,宗教里的殿都是地位超然的神佛的原因。

5、堂,堂的本子,有“庄重、追崇”之意。作为建筑来讲,堂的意思是“有来历的建筑”,所有称得上“堂”的建筑必须有背后的文化背景,有特别的文化历史意义,从《水浒》里的“白虎节堂”到文人雅士的“草堂”到中医医师医馆“坐堂”

6、院,院,安宁无扰。基本上,作为宗教建筑的院也大都是不对外开放的,如少林寺的达摩院、戒律院,或《西游记》里的“观音禅院”,因在中国的佛教神话中观音大士是女性,对于女性修行者来说,“无扰”是至关重要的。

7、宫,秦以前,宫无细论。秦以后,古人称单窗平房为“向”,称多窗的大型建筑为“宫”。而能够居住多楼层大型建筑,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地位低下者没资格居于“宫”中。所以,以“宫”为居所的现实人物和神祇,亦都是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之人。所以经常“宫殿”联用。但不同于“殿”的是,“宫”代表的是礼制最高等级,因此宫的阶级其实比殿要更高。

8、观,观者,雚也,洞察并张示律令。道教以“道”为基准,张示“天理”,所以道教建筑多称观。佛教因没有这样的总律令式的教义,所以都不称作观。

9、祠,祠者,司也,祭也。本意是施伺,即献祭。祠作为建筑,主要功能是祭祀献礼,供奉神灵先祖,这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所以为许多文化名人所立的建筑叫“祠”,也就是说,献祭者未必因献祭而要求什么回报,其祭奠的意义大于祈求的意义。除名人外,如土地祠等,皆是如此,献祭的行为不代表一定要求回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31
首先寺在古代是一个行政机构,然后一般是皇帝用来行政所建立的;然后庙在古代是用来祭祀天神的地方;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人修建的地方;观指的就是道教的一些场所;庵指的就是文人的一些书斋。
第2个回答  2021-07-31
寺在古代的时候是皇帝的行政机构,庙是在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祠是为了纪念一些伟人修建的地方。观一般是道教公庙的统称。庵是指女子出家的佛教圣地。
第3个回答  2021-07-31
寺和庙一般指的是出家人待的地方。而祠指的是祠堂,观一般觉得是道家,庵指的是尼姑待的地方。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这5个字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第4个回答  2021-08-22
寺为佛家僧修之所,庵是佛家尼修之地。庙为神学。祠是宗祠,祖宗牌位之地。观为道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