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6岁半,老是搞不清别人为什么不和他玩,怎么办?

如题所述

六岁半的孩子搞不清楚别人为什么不和他玩,这很正常呀,因为孩子小,不知道对方孩子是怎么想的,但是,大人可以教给他判断对方怎么想,要如何做别人才愿意和他玩。

通常,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他们是不太挑人的,就是说,哪怕不认识,只要双方都有玩的意愿,都互相照顾到别人,就会乐意在一起玩。不愿意和别人玩儿的,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种,某孩子比较独断专横

就是不管玩什么,自己喜欢的就要霸占着,而不去管别人是不是也想玩,或者是别人先拿到的,这种独断专横的孩子,别人就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儿。

第二种,没有礼貌的孩子。

比如说话很冲、不友好,不顾对方情面的,会让别人觉得不喜欢你,不想和你玩。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择友标准,这个标准跟父母平常教导的标准是有很大关系的。

第三种,嘴巴不够甜,或者不够包容的孩子。

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孩子特别受到小朋友的喜欢,不管认不认识的,都愿意和他们玩。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1、嘴甜,比如主动跟人打招呼,说出来礼貌,别人爱听。2、主意多。跟别人玩的时候,他总能想出好玩儿的点子来,让别人觉得很有意思,愿意和他玩儿。3、比较大度和无私。当有好的东西/成果时,会舍得先分给别人,然后才留给自己,别人不小心损坏了他的东西,也很大度包容。这样的人,就会非常得人心,久而久之,还会成为小朋友中的领导者。

总的说来,孩子六岁半,已经处于跟人独立地打交道的时候了,如果过去家长在这方面教导的少,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一点点引导孩子,要怎么跟人相处,别人才喜欢,自己也才开心。当孩子用大人教的方法,逐步获得成功时,也就会越用越熟练了。


我的公众号【两位妈妈】,分享各类实用有效的育儿方法,欢迎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0

  说起这个我就觉得挺遗憾听对不起我们家孩子的,也是因为别的孩子不跟她玩,原因是当初她男三岁半才去上幼儿园,但是离我家最近的是一个公立幼儿园,我们去的时候人家小班已经招满了。只能把她带去中班,所以她一开始就去中班了,可是小班最基本的一些东西她都没有得学,比如上小班的孩子老师会教她们认识自己的床在哪里,认识自己水杯的标志,反正我家孩子错过了很多的基础东西,所以直接到中班去那些孩子都是懂的,老师也就不会再讲。

  她就不回到自己被子是哪个,也不知道自己该睡在哪里,只能看着别人做什么自己做什么,很是被动。每一天送她去教室她都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个位置自己改做什么,只能一直站在门边等老师忙完了注意到她再帮她找位置,然后给她拿东西吃,而其他孩子人家都是上过小班的人家都熟悉流程了的。所以中班的孩子就会本能的瞧不起她,就嫌弃她小,所以她在哪个幼儿园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没有人愿意和她玩,大家都嫌弃她。是在游戏小朋友还故意为难她,她本来就胆小又是新去的,总是被别的小朋友逗哭了,她曾经跟我说过一些,但是她说老师批评逗她的孩子了,而且每一次看见路上她们都说我家孩子在学校挺好的,也就没有注意,原来都是敷衍我。

  对于我来说我也是第一次当家长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就是直接进入中班,而我的孩子本来就孩子小班不懂事的年龄,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我也是够心烦的。但是她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跟我说,可能是我平时对她比较严苛所以不敢说吧!但是后来搬家转学后她上大班了,她们班有一个格子非常小的小女孩,所有的小朋友都嫌弃那个孩子小不愿意跟她玩,就只有我的女儿和她玩,我女儿对我说我们班的那些小朋友还教我别和那个最小的小朋友玩,不然他们打架都不理我,但是我以前在旧学校就是这样被大家嫌弃我小所以欺负我不跟我玩的,所以我很理解我们班现在那个小朋友,我就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就是要陪她玩,我瞬间真的好心痛我的孩子。

  所以当别人不愿意跟自己孩子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搞清楚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太调皮?还是自己孩子太小或许比周围小朋友都大所以大家不喜欢?反正要找到原因才好对症下药,曾经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让我的孩子在学校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如果不是她现在才说,不然我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她在哪个幼儿园是这么委屈的。一开始觉得直接上中班没什么,但是后来才发现对她的影响很大,可以想象一个什么都还不知道小朋友和一群什么都知道了的大一点的孩子在一起那时个什么画面?大的什么都知道的看见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肯定都是本能的瞧不起和嫌弃甚至欺负,这会影响她以后一辈子都会很被动都会觉得自己很笨,而且直接影响到她以后的社交能力,因为本能的就怕别人会瞧不起她,而且遇到那种老师根本不管事的更是对孩子没有好处,她都有心理阴影了。所以作为家长发现孩子不对劲就得赶紧重视起来。

第2个回答  2017-08-26

小孩子六岁半的年纪还是最为单纯的时候,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和同龄人进行交往的理由其实挺简单,玩得来有话讲就好。

我记得我高中的一个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过她的女儿因为在学校里找不到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而不肯去上学的事情,为了知道她的女儿为什么会没有人跟她一起玩,老师还特地去学校看了孩子一下午的各种状态。

很快,老师就发现了问题,一起玩的小朋友总会把自己从家带的零食分给其他的小朋友,而老师的女儿则是一个人默默坐在座位上吃着东西。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回家之后就带女儿去了超市,让女儿挑选了各种小孩子爱吃的零食,买了慢慢的一大袋子,第二天让女儿带去了学校。

学校里的小朋友看见那么多的零食,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老师的女儿,老师就让女儿主动把这些零食拿去和别人小朋友分享,小朋友拿到零食之后就开始和老师的女儿讲话,很快一群人就打成了一片。

老师说那次之后,自己的女儿就再也没有提过不想上学的话,回家的时候常常会说这个小朋友今天做了什么事情,那个小朋友被老师批评之类的话。

我觉得小孩子就是那样的单纯,给一点吃的就可以变成好朋友,对于问题里提到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玩这一点,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是否有主动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过零食,又或者是问一下孩子和别的孩子之间有没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讲。

第3个回答  2017-08-28

孩子从小要养成一些好习惯:合群,让人,共享。让他适应群体生活,不要娇惯孩子,孩子不对要即时引导不要溺爱,如果孩子在错误的路上继续发展,会变得蛮横无礼,霸道逞强。孩子吃点小亏,不要挑动孩子动武报复,让孩子先找自身的错,即使错在别人,对方赔礼认错了,也不要揪着不放。既不能当软蛋,也不要做刺头。有好玩具,有好吃的可以叫其他小朋友一块享用,这样长大的孩子心胸宽广,很有爱心。总之自己的孩子自已了解,要让他和小朋友们玩到一块,其乐融融。

第4个回答  2017-12-05

七岁左右的小孩是一个神经敏感的小担忧,他会觉得所有人无意说出的一些话都是对他的不满意,不爱他。他也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会想象出一个被打甚至被骂的情景,然后在他的小脑袋里发酵,让自己痛苦不堪。

这个时候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遇到问题时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告诉他无论如何我都爱你,保护孩子内心的归属感。

如果孩子真的遇到和小朋友相处的困扰,那我们可以先花一点时间看看到底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不带任何评判的复述场景,然后和孩子一起关注于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愿意听你给他的建议,再给他两三个方案,让他自己选择试试哪些方案,定期看看问题解决的情况。

最后,需要重点提醒的是,鼓励吧!给他一些尝试的勇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