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我国制造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2009年02月26日 万方数据
  -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融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广义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它已从以前简单的物料搬运发展到今天的集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技术,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必然产物。

  1 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制造企业物流尚处于由传统配销向综合物流过渡的阶段,呈现出多种物流发展阶段并存的特点。突出表现为,部分外资企业直接移植国外先进物流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处于供应链管理阶段:而一些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已经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展开合作,处于综合物流阶段;大多数企业其物流水平仍处于由传统配销向综合物流转型阶段。

  1.1 制造企业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发展状况

  (1)企业内部普遍拥有一定的自营物流基础设施。2006年我国物流统计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重点调查企业的平均使用仓储面积为12万m2,其中平均自有仓储面积为7.2万m2,占总仓储面积的60%:平均租用仓储面积为4.8万m2。占总仓储面积的40%: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58辆,装卸设备35台。可见我国制造企业的自营物流基础设施占有相当的比例,企业物流自营模式仍然是企业主要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2)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速度加快,产业融合与联动趋势更加明显。据对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2006年销售物流外包以5%~10%的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已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1%。企业物流外包由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环节向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延伸,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速度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参与制造企业生产、供应和销售物流的全过程。这表明制造业与物流业互相联动、融合发展已成为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3)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虽然逐步增加,但外包的深度和广度仍有限。制造业物流作为社会物流的主体,外包速度逐步加快,自1991年以来制造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3%以上。尽管企业物流外包的比例逐步增加,但物流外包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限,大部分企业和物流外包商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即通过合同协议的形式进行短期的合作,物流企业没有完全融入到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去。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内容外包主要局限在运输与仓储等传统业务方面。其他大部分物流业务如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仍然处于自营状态。因此,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总体水平不高。

  1.2 制造企业物流组织机构发展状况

  近年来制造企业的物流组织机构不断改革,逐步向高层次的形式转变。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没有单独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种物流管理职能分散在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中。随着企业对物流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加深,逐步建立起了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并由该部门来统一组织和实施企业所有的相关物流业务。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逐步转变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开始把物流业当作企业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把企业原有物流组织机构和物流业务由母体公司剥离,组建新的物流企业,或与其他企业联盟共同组建单独的物流企业。新的物流企业不仅为自己企业服务,还将为其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1.3 制造企业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发展状况

  随着企业对物流重视程度的加强,企业对物流运营绩效体考核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才能做到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各企业都投入精力建立起了其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尤其是外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都具备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物流运营绩效考核,如电子数据采集技术、绩效评价软件、智能分析系统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越来越成熟,功能越来越强大。这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各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的积极性。

  2 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制造企业物流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粗放式经营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物流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如下。

  2.1 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但我国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认为物流服务是企业对顾客的单向贡献。不能做到有意识地、主动地去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而是想方设法追求以牺牲物流服务质量为代价去压缩物流成本。这种做法使得企业供应链的增值功能无法得到开发,相反使企业丧失许多潜在的客户。另外,尽管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去,没有把企业物流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企业的这种做法致使各级管理人员安于低水平的物流现状,缺乏主动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2.2 企业物流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物流装备水平低

  由于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工艺设计及物流设施布局规划时没有考虑物流的因素,只是重点围绕生产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导致企业各工序间的衔接性不符合现代物流要求,厂内各种作业相互交叉、迁回运输、无效搬倒等不合理的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自营物流在我国制造企业中还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企业的物流装备整体水平低下,主要靠人力来完成各种物流作业,较为先进的企业也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仍需大量人工配合。

参考资料:http://www.51gcs.com/info/890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1-25
    2013年,中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物流需求虽然增幅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加快增长,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据统计,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装备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伴随着物流行业的良好运行,物流装备行业也成绩斐然。具体而言,自2010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出现井喷式增长后,2011年叉车市场继续保持井喷式增长,2011年1-11 月份叉车产销量累计达到292398万台,同比增长36.7%。前瞻产业研究院物流装备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物流业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由注重基础建设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转变。另外,发改委提出的物流标准化、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应急物流等4大物流专项规划将和此前出台的冷链物流规划和商贸物流规划一起,成为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6大专项规划。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