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会提出《兰亭序》是书法伪作的观点?

如题所述

历史上关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真伪虽也有过不同的声音,然而郭文所提出的观点,直言受到历代文人所崇拜和敬仰的书圣王羲之代表之作《兰亭序》,不但书法为伪作,其文亦非王氏所作,并就此观点进行了长篇阐述。以郭沫若当时的地位和在学术界的影响,《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经发表,倾刻之间引起了喧然大波。

在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中,断言《兰亭序》书法、文字具为其七世孙智永所做,其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以王兴之夫妇及谢鲲墓志等文字材料的书体归为隶书书体的现象,认为这与流传下来的兰亭序的楷书(雒注:准确地说是行楷)不同,从而认定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不会有兰亭序这样的书体。

第二、非但《兰亭序》书法不是王羲之所书,文章也是“在原《临河序》的基础之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也就是说,传世《兰亭诗》序文和书法都是伪作,作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陈隋间释智永。

第三、传世神龙本(冯承素模本)兰亭是智永所书《兰亭序》的真迹,亦即最早的墨本。直言智永书法“用笔结构和《兰亭序》书法完全是一个体系”,“可以直截了当的说:今存神龙本墨迹就是《兰亭序》的真本了。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兰亭序》一文完全符合智永的“禅师”语气,智永的书法之精亦足以写出这样的佳作来。

第四、重新肯定清人李文田的观点,认定“梁以前之《兰亭》与(非?)唐以后之《兰亭》,文尚难信,何有于字!”“故世无右军书则已,苟或有之,必其与《爨宝子》、《爨龙颜》相近而后可。”王羲之的书体只能与上述两碑相类。

第五、同一时期不会出现两种以上的不同书体。

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文字识读和晋代的书法体例,推论到兰亭依托说的诸多“根据”和具体时间,再推论到《兰亭序》一文的思想倾向是如何不符合王羲之当时的心境和性格,再推论到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书体究竟应当是何种面目才对路,大作洋洋洒洒,下笔二、三万言,一蹴而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4
因为兰亭序是之前古人的一本作品,而现在已经经历了百年,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后人伪造的
第2个回答  2019-09-04
因为传世的《兰亭诗》序文和书法都是伪作,作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陈隋间释智永。
第3个回答  2019-09-03
以王兴之夫妇及谢鲲墓志等文字材料的书体归为隶书书体的现象,认为这与流传下来的兰亭序的楷书。
第4个回答  2019-09-04
时间太久,不可能保存的非常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