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中,最神秘的学派是哪个,它的一些思想流传至今?

最神秘的学派是哪个?

百家争鸣中,最神秘的学派是墨家。墨家思想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可是属于影响巨大的显学。墨家“全面发展”和“人人平等”的思想,也一直流传到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墨家起源:儒家不可救世,墨翟另起炉灶,自立学派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已经已经丧失了它的影响力,天下诸侯割据一方,纷纷发展自己的势力,不断地争夺地盘。乱世之中,各种文人志士都想以自己的方法来平定乱世,一统天下,这就促使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而墨翟此人是农民出生,起初是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但是他逐渐发现儒家的很多理论并不实用,而且很多理论不清晰,甚至充满了矛盾。于是他就游历各国遍访名师,来解决自己的疑惑,创造属于自己的治国之道。

于是墨翟就针对当时的社会实际状况,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倡导不分阶层的人人平等,反对侵略性质的战争。他这样的思想是真切地站在底层大众的角度来考虑,因此墨翟迅速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二、墨家发展:兼爱非攻,发展科技,锄强扶弱

墨翟在创立了墨家之后,更是将墨家的思想不断完善,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10项主张,并且设立了严密的组织,自己担任墨家的首领——钜子。

墨家不仅在思想上大有建树,而且还重视科技的发展,在诸子百家一堆“文科生”之中,墨家成了独特的“理科生”。他们发展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机关术,讲究实用、利他的思想,平时对自己要求节俭,但是对他人很慷慨,会勇敢地站出来去帮助弱势群体。

墨家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锄强扶弱的“黑社会组织”,他们拥有自己严密的组织,森严的纪律,平时以“侠义”游走于江湖之中,经常帮助弱小的人,甚至还会干预诸侯国的军事行动。

比如哪个城池被攻打,墨家的人就会站出来,利用先进的机械和机关帮助他们守城。就算是战国初期强盛的楚国,也碍于墨家高超的守城技术,不敢进攻弱小的宋国。

而且墨家还鼓励门徒去各个诸侯国做官,并且在做官的时候推行墨家思想,如果无法推崇墨家思想,就得辞官。当你成为官员之后,你的俸禄也要向团体上交,由墨家高层进行分配。否则,你就会面临“墨者之法”的处置。而且“墨者之法”是适用于墨家所有人的,就算是墨家的首领也不例外。

《吕氏春秋·去私篇》记:“墨者巨子腹䵍[tÅ«n],居秦,其子杀人。惠王曰:‘先生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勿诛矣。’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王虽为赐,腹䵍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这个讲的就是墨家首领腹䵍的儿子在秦国杀了人,秦惠王念在腹䵍只有这一个儿子的份上,宽恕了他儿子的罪行。但是腹䵍却说:“墨家的法规就是杀人偿命,伤人者要也判刑,你虽然赦免了他,但是我必须得依照墨家的规矩处死他。”

腹䵍并非是不疼爱自己唯一的亲生骨肉,而是为了维护墨家的“大义”,忍痛杀了自己的儿子。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更是让墨家的影响更加深远。

三、墨家兴盛:与儒家对立,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

墨家从一开始就反对儒家思想,到了兴盛之时,更是批判儒家的“厚葬”“宿命”“重乐”等思想。当时的儒家是推崇厚葬的,就是人死之后,要大规模地进行操办,并且要埋很多珍贵的陪葬品。墨家的人就不乐意了,如今天下百姓活得这么辛苦,你们还这么铺张浪费,把钱都往地下埋。而且礼乐、歌舞之类也对平民百姓没啥实际帮助,那些音乐都是贵族用来享受的奢侈品。

而且儒家的忠君思想跟墨家的兼爱思想也是对立的。儒家阶级分明,要一层层地往上奋斗,效忠于君主,让君主来爱护百姓。而墨家则是平等的博爱,直接善待百姓和各个阶层的人。

当时的儒家和墨家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他们在各种学说之中也是相互批判,互放嘴炮。他们之中谁一旦得势,就会想办法扳倒对方。

《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孟子向滕文公推销自己的儒家理念时,就泼了墨家一盆脏水,他说当时墨家在民间的影响十分强大,但是这种歪理邪说会对您的统治不利,天下难以稳定。

四、墨家衰亡:侠以武犯禁,天下皆白而我独黑

墨家的兴盛只能存于乱世之中,当天下即将安定的时候,就是墨家注定衰亡的时刻。由于墨家的侠义思想,他们会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善恶,进而动用武力。再加上墨家还拥有强大的民间私人组织,这对高层的君王来说就是不稳定因素,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统治产生威胁。

于是,准备将天下一统的君王,就势必不会容忍这种势力的存在。在儒家和君王的联合打压之下,墨家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沉寂。

如今,随着考古研究的发展,墨家的思想又开始现世,它的很多先进思想至今仍然适用,墨家的精华值得我们去推崇和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7

个人认为,百家争鸣中,最神秘的当然是阴阳家。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高度重视。阴阳家的五德始终学说,天人感应学说对后世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一直流传至今。



一、阴阳家的起源:有国者益淫奢,不能尚德

阴阳家由齐国人邹衍创立,不同于历史及其它学派,阴阳家首次给五行加上德的属性,并且延伸到王朝气质,劝阻君主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


二、阴阳家主要思想

(1)重视阴阳的消息,主张顺应四季运行的顺序。

阴阳家认为四季的变化是依据天道运行的,既不可以也不能打乱,而且人们在相应的季节里必须进行相应的活动,要顺应四季活动,不能逆四季而活动。

(2)用灾难异变等手段干预现实生活和政治。

阴阳家认为自然界的种种灾难和怪异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人的所作所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异变有好有坏,二者对应的是行事的善和恶,并借此对君王的行为产生影响。阴阳家使人们相信了天道轮回,相信天的意志是存在的。

(3)主张所有事物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并且都能被感知。

天人感应是阴阳家的核心观念,阴阳家认为世界所有都是由“气”构成,天是气,人也是气,人们可以找到一个基点,把“气”当作一种媒介,人就可以和天沟通,并且将社会的变化与天象的变化连接到一起。并以此运用类比推理事物,由小的推理大的,由已知的推理未知的。

(4)能够使用五行相克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五德始终便是其中一种。

五德始终是阴阳家的重要内容,阴阳家认为朝代的更迭是由“五德转移”控制的,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的“德”,每一个朝代都会受到一种德的控制。德的盛衰也就表示着朝代的兴衰。



三、阴阳学说的神秘

说起阴阳五行,现代人想到的一般都是风水算命,或鬼神之说。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抽象性,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迷信。这就导致了阴阳五行学说不能被客观的了解,增加了其神秘性。

然而阴阳学说并不是迷信,而是古代人民理解万事万物的一种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种思想即使到现在也有可取之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利用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第2个回答  2020-02-15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了很多不同的学派,但是在所有学派中,最神秘的学派一定是墨家,而墨家的“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在现在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墨家创始人墨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在百家争鸣时期,墨翟刚开始师从儒家,但是随着墨翟对儒学了解到加深,他开始觉的儒家的思想更多的是华而不实,所以,墨翟离开儒家开始自立山头。在离开儒家以后,墨翟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学说,并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兼爱”“非攻”“天志”“节用”等思想,被当时的下层民众所接受。后来墨子在各国游学期间宣扬自己的主张,招收学生,完善自己的思想主张,最终形成了墨家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墨家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是鼎盛时期,当时墨家思想影响甚至超过儒家,与儒家分庭抗礼,并且墨家思想颇有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的意思,儒家希望通过礼乐治国,而墨家则认为礼乐没有大用;儒家鼓吹天命,墨家认为人的命运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儒家提倡尊卑有序,墨家则是觉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互相平等的。但是在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逐渐没落,因为墨家的学说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且在国家统一后,人民被束缚在了土地上,并没有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团结,墨家学说开始变的越来越不适合环境,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墨家再次被人们拾起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大变革,许多社会各界的人士开始变法图强,墨家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人们客观的审视。

第3个回答  2020-03-26

在百家争鸣中,最为神秘的学派是为墨家。墨家的思想“全面发展”“人人平等”“尚才尚用”在当今社会中依旧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且一直沿用至今。


1.  墨家的逻辑学是现在科学的重要基础  墨家的逻辑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墨家的磨辩和古希腊逻辑学与印度明因学,齐称为“世界三大逻辑学”其中系统的去阐述了,三段论,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极为严谨的,同一律,矛盾律,和逻辑谬论等许多看法。



还有墨辩中有故,理,类这个几个概念,当中把“故”分为“大故”和“小故”两种,大故为有之必然,无之不必然,小故则为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二者相当于假言命题的前件或直言推理中的小前提。还有诸多,就不一一进行举例了。许多逻辑学的理论在墨辩当中都是有的,可以讲作为现代科学推理的基础,

2.  政治思想--深厚的民主启蒙思想  墨家讲究要尚才尚用,平等与民主。“人无论高低贵贱皆天之臣”这就是人人平等的观念,包含了西方独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原文为“造物主创造每一个都是平等的”当然能说明这就是启蒙思想当中的平等思想

又或者说“贵无常贵,贱无常贱 ”能者居上,选贤者而任之,这就为后世当中的科举制度。

并且又有“君,民之通约也”其中提到的君,是具体的人。同时又是被虚化了的政权。这就是君主立宪制度。

综上所述,墨家的思想无论是在科学上,政治上,都是具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先进性。但它并不适用于那个时代,所以他的消亡造成了他的神秘,不过却在当今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这无疑是墨家最大的胜利。

第4个回答  2020-04-19

最神秘的学派无非是墨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他的祖先本是贵族,奈何到了墨子这一代已经没落,再不复从前的光环,出生时已与平民无异的墨子。墨子曾做过牧童,后来,还跟着父亲学习了一些木匠活。正因为其早年的这些经历,墨子也被人们称作“布衣之士”。

虽然,家道中落,墨子幼年还是接受了贵族必不可少的知识教育。《史记》曾记载,墨子曾是宋国大夫,可见,其应当是学识渊博之流。加之,其早年的农民经历,墨子称得上是最接近工农阶级的士大夫。

作为一名战国初期的知识分子,墨子早年接受的文化熏陶,大多离不开儒家的“三纲五常”。虽然,他也认同儒学中的“仁政思想”,但是,却对儒家过度敬畏鬼神的态度嗤之以鼻,认为:儒家推崇的丧礼过分奢靡。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被古代大家认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响。

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儒家和墨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杨墨本是硬币的两个面,故杨墨互补,然古往今来人们都以孟子“距杨墨”的一般思维方式评价杨墨,这是有失公允的

墨家思想的核心:非攻、兼爱、尚贤、节俭。也流传至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兼爱

墨家认为不兼爱是天下一切罪恶的根源。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爱,也就是爱人如爱己,不分贵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处的局面普及开来,利益的冲突就会议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动荡和战争也就能岁之相应减少了。

尚贤

尚贤就是推崇和倡导贤人治国,指的是在施政治国时,人事上要尊贤事能。墨家认为 ,贤能的众寡和社会的稳定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节俭

墨家中节俭包括节用节葬。

节用就是厉行节约,减少开支。节葬是节用在丧葬方面的具体体现,节用包含着节葬,因为丧葬活动的特殊性,所以专门提出加以强调。

最后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经济思想与方法可以发展成一门新兴经济学;墨家军事国防思想和兼爱思想具有国际性价值;墨家伦理思想对重建今日中国公民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墨家社会思想具有现实社会本位的现实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