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UI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UI设计流程是:

一、确认目标用户

在UI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

二、采集目标用户的习惯交互方式

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有不同的交互习惯。这种习惯的交互方式往往来源于其原有的针对现实的交互流程、已有软件工具的交互流程。当然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找到用户希望达到的交互效果,并且以流程确认下来。

三、提示和引导用户

软件是用户的工具。因此应该由用户来操作和控制软件。软件响应用户的动作和设定的规则。对于用户交互的结果和反馈,提示用户结果和反馈信息,引导用户进行用户需要的下一步操作。

四、一致性原则

进行UI设计的过程中要达到以下几个一致性原则:设计目标一致、元素外观一致、交互行为一致。

五、可用性原则

可理解:软件要为用户使用,用户必须可以理解软件各元素对应的功能。

可达到:用户是交互的中心,交互元素对应用户需要的功能。因此交互元素必须可以被用户控制。

可控制:软件的交互流程,用户可以控制。功能的执行流程,用户可以控制。

扩展资料:

UI设计的关键属性

1、简单

优秀的UI界面是隐形的,华丽的装饰和不必要的元素都已经被剔除,简单直接的页面逻辑和直观必要的元素构成了这样的UI界面。

2、清晰

清晰应该是所有UI界面都具备的基本属性。UI界面存在的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同系统进行交互,为此,它需要能够清晰地同用户进行沟通,如果用户无法弄明白界面的使用,会因此感到沮丧。

3、熟悉

用户对UI界面抱有熟悉感的时候,通常意味着他们对于这个设计有所了解,甚至知道怎么交互,他们明白操作之后大概会发生什么,也知道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所以,如果能利用好用户对于交互和界面模式的熟悉来进行设计的话,能让用户更快上手操作。

4、响应

事实上,如果网站没有在3秒内加载完成,就会开始有访客因此而流失。根据 Kissmetrics 的统计,超过40%的访客会在加载速度超过3s之后而离开,而加载时长的增加,更多的用户会随之离去。界面的合理响应让UI更为富有人性,减少错误的发生,并且让交互进入真正良性的循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I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一、确认目标用户

在UI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

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

例如:对于科学用户和对于电脑入门用户的设计重点就不同。

二、采集目标用户的习惯交互方式

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有不同的交互习惯。这种习惯的交互方式往往来源于其原有的针对现实的交互流程、已有软件工具的交互流程。

当然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找到用户希望达到的交互效果,并且以流程确认下来。

三、提示和引导用户

软件是用户的工具。因此应该由用户来操作和控制软件。软件响应用户的动作和设定的规则。

对于用户交互的结果和反馈,提示用户结果和反馈信息,引导用户进行用户需要的下一步操作。

四、一致性原则

1、设计目标一致

软件中往往存在多个组成部分(组件、元素)。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设计目标需要一致。

例如:如果以电脑操作初级用户作为目标用户,以简化界面逻辑为设计目标,那么该目标需要贯彻软件(软件包)整体,而不是局部。

2、元素外观一致

交互元素的外观往往影响用户的交互效果。同一个(类)软件采用一致风格的外观,对于保持用户焦点,改进交互效果有很大帮助。遗憾的是如何确认元素外观一致没有特别统一的衡量方法。因此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调查取得反馈。

3、交互行为一致

在交互模型中,不同类型的元素用户触发其对应的行为事件后,其交互行为需要一致。

例如:所有需要用户确认操作的对话框都至少包含确认和放弃两个按钮。

对于交互行为一致性原则比较极端的理念是相同类型的交互元素所引起的行为事件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理念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正确,但是的确有相反的例子证明不按照这个理念设计,会更加简化用户操作流程。

五、可用性原则

1、可理解

软件要为用户使用,用户必须可以理解软件各元素对应的功能。

如果不能为用户理解,那么需要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途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该元素的操作,理解其对应的功能。

比如:删除操作元素。用户可以点击删除操作按钮,提示用户如何删除操作或者是否确认删除操作,用户可以更加详细的理解该元素对应的功能,同时可以取消该操作。

2、可达到

用户是交互的中心,交互元素对应用户需要的功能。因此交互元素必须可以被用户控制。

用户可以用诸如键盘、鼠标之类的交互设备通过移动和触发已有的交互元素达到其它在此之前不可见或者不可交互的交互元素。

要注意的是交互的次数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当一个功能被深深隐藏(一般来说超过4层)那么用户达到该元素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可达到的效果也同界面设计有关。过于复杂的界面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参考简单导向原则)

3、可控制

软件的交互流程,用户可以控制。

功能的执行流程,用户可以控制。

如果确实无法提供控制,则用能为目标用户理解的方式提示用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I设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5

1、确认目标用户::在UI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

2、采集目标用户的习惯交互方式: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有不同的交互习惯。这种习惯的交互方式往往来源于其原有的针对现实的交互流程、已有软件工具的交互流程。

3、提示和引导用户:对于用户交互的结果和反馈,提示用户结果和反馈信息,引导用户进行用户需要的下一步操作。

4、一致性原则:软件中往往存在多个组成部分(组件、元素)。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设计目标需要一致。不同类型的元素用户触发其对应的行为事件后,其交互行为需要一致。

5、可用性原则:如果不能为用户理解,那么需要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途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该元素的操作,理解其对应的功能。如果确实无法提供控制,则用能为目标用户理解的方式提示用户。

扩展资料

UI设计应用产品:

1、工业应用触控屏幕:是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皮肤,并借由可接收触头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设备达到了机械设备与人类之间的人机界面。

2、娱乐应用游戏机:游戏机就像一台电脑,主要组成组件都十分类似,也有各种的软件和硬件可供安装使用。游戏机主要的硬件组件包括CPU、存储器、存储媒体、影音输出设备、信号输入设备等机械设备。

3、电脑应用硬件方面:键盘、鼠标、显示屏之间构成软件方面:微软的Windows与苹果的MacOS。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UI设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UI设计流程一般需要以下10个阶段:
一、产品定位与市场分析阶段 1、 目的(UI设计师应了解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义、客户群体、运行方式等。) 2、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 3、 需沟通人员(销售) 4、 实现步骤(会议讨论) 5、 UI主要职责:(定义用户群特征、定义最终用户群、定义产品方向)
二、用户研究与分析阶段 1、目的(UI设计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目标用户的使用特征、情感、习惯、心理、需求等,提出用户研究报告和可用性设计建议。这部分工作有团队配合完成。时间与项目需求允许的情况下,更可以制定实景用户分析) 2、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技术) 3、需沟通人员(销售) 4、实现步骤(纸搞线稿、黑白稿、原型) 5、UI主要职责(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目标用户的使用特征、情感、习惯、心理、需求等,提出用户研究报告和可用性设计建议。这部分工作有团队配合完成。时间与项目需求允许的情况下,更可以制定实景用户分析)
三、架构设计阶段 1、目的(这里涉及到比较多的界面交换与流程的设计,根据可用性分析结果制定交互方式、操作与跳转流程、结构、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 2、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 3、需沟通人员(技术、销售) 4、实现步骤(UI进行风格设计出界面,和需求部门拿出定稿;UE对原型进行优化,整理出交互及用户体验方面意见,反馈给UI及需求部门;UID等待效果图,开始代码编制) 5、UI主要职责:(根据可以性分析结果制定交互方式、操作与跳转流程、结构、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界面设计、图标设计、风格设计)
四、原型设计阶段 1、目的(根据进度与成本,可以把原型控制在“手绘-图形-Flash-视频几个质量范围) 2、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 3、需沟通人员(UID、技术) 4、实现步骤(设计规范;代码及程序开发) 5、UI主要职责:(对前面所以工作以设计方面的实施,根据进度与成本,可以把原型控制在“手绘-图形-Flash-视频几个质量范围,原型的本质更倾向与一个DEMO,它不需要有全部的功能,但要体现出设计对象的基本特性)
五、界面设计阶段 1、目的(根据原型设计阶段的界面原型,对界面原型进行视觉效果的处理) 2、主要执行人员(UI、UE、技术) 3、需沟通人员(UE、销售) 4、实现步骤 5、UI主要职责:(该阶段确定整个界面的色调、风格、界面、窗口、图标、皮肤的表现)
六、界面输出阶段 1、目的(配合好开发人员完成相关的界面结合) 2、主要执行人员(技术) 3、需沟通人员(UI、UE、需求部门、销售) 4、实现步骤 5、UI主要职责:(对界面设计阶段的最后结果配合技术部门实现界面设计的实际效果)
七、可用性测试阶段 1、目的(针对一致性测试;信息反馈测试;界面简洁性测试;界面美观度测试;用户动作性测试;行业标准测试) 2、主要执行人员(程序测试部门) 3、需沟通人员(UI、UE、程序、需求部门、销售) 4、实现步骤 5、UI主要职责:(负责原型的可用性测试,发现可用性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八、完成工作阶段 1、目的(对于前面七个阶段的设计工作进行细节调整) 2、主要执行人员(UI、UE) 3、需沟通人员(技术、销售) 4、实现步骤 5、UI主要职责:(可用性的循环研究、用户体验回馈、测试回馈、UI人员把可行性建议进行完善)
九、产品上线 1、目的(检验前面界面设计的成果是否符合市场及用户群体) 2、主要执行人员(销售) 3、需沟通人员 4、实现步骤 5、UI主要职责:(收集市场对于产品的用户体验,并记录诚文字说明)
十、分析报告及优化方案 1、目的(了解整个界面设计的优缺) 2、主要执行人员(UI、UE) 3、需沟通人员(技术、销售) 4、实现步骤 5、UI主要职责:(对于前九个阶段的界面设计进行详细系统的整理,为下一次界面设计提供有力的市场及专业论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27
一、产品定位与市场分析阶段 1、 目的(UI设计师应了解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义、客户群体、运行方式等。) 2、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 3、 需沟通人员(销售) 4、 实现步骤(会议讨论) 5、 UI主要职责:(定义用户群特征、定义最终用户群、定义产品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