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口嚼酒真的存在过吗?

如题所述

电影里的口嚼酒真的存在过

——《你的名字》 

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在中国票房大卖,影片里宫水家族贡献给产灵之神的贡品口嚼酒,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在《你的名字》中,口嚼酒也是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水、米、酒与灵魂的联结。祭典上,身穿巫女装的三叶和四叶将水、米咀嚼后密封发酵,存有酿制者的半身,也就是灵魂。服下口嚼酒的泷即承接了三叶的灵魂,与本应在三年前灾难中死去的三叶发生了灵体交换,改写了命运。 

 

某宝有售,有意的绅士可自行搜索 

其实,《你的名字》中的口嚼酒是确实存在的,是源自古代的一种酿酒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嚼米为曲”利用口水中的酶来酿酒的。 

在日本历史上,这种嚼米的工作一般由经常担任神职工作的妇女特别是处女承担。把富含淀粉的谷物、根茎或果实在口中咀嚼,然后再吐出来放置木柜内,令其发酵后,便得到了“醴(lǐ)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有“口嚼酒”吗? 

日本都有的东西,我大天朝怎会没有。但是,为什么它消失了呢? 

这就要从中国人酿酒的历史说起。 

要知道,在陶器刚被发明的时候,别的文明都用陶器作为储存粮食的器皿,而华夏文明除了将其作为储存粮食的器皿之外,还做了.......锅(对,你没看错,就是锅),成为各文明中第一个掌握“煮”这项烹饪技能的文明。可见吃货文明源远流长。 

俗话说,“吃好喝好”,自然而然古人就需要一种取代水的饮品,这便是醴酒。 

许多人或许对“醴酒”感到陌生,我们可以在此做简要介绍。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酒”和“醴”这两个字,可见最初酒和醴并非完全相同。 

 

金文 

醴,字从酉(yǒu),音从豊(lǐ),标准的形声字。酉,形似装满的酒坛,意为粮食发酵、谷物腐败。“豊”读作lǐ时,表示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二曰醴齐。 

《注》醴,犹体也。成而滓汁相将,如今恬酒。 

《前汉·楚元王传》记载“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并标注“醴,甘酒也。少多米,一宿而熟”。 

可见,“醴酒”就是用谷物发芽的方式来酿制的甜酒。 

我国古有“曲法酿酒、蘖(niè)法酿醴”之说。 

蘖(niè),意为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也指植物的芽。 

蘖法,是指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用“蘖”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低,古人把它称之为“醴酒”。 

现代啤酒就是用此方法,所以某种意义上讲,醴酒大概就是中国古代的“谷物酿的啤酒”。 

曲法,则是指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利用酒曲上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催化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用酒曲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高,发展到现在也就是我们见到的黄酒。 

“口嚼酒”为什么消失了? 

由于种种难以考证的原因,在漫长的岁月中,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醴后来被酒所取代。 

也许是因为“醴”过于“淡薄”(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难以像更为醇厚的“酒”那样(古人用“曲”酿制的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15-20度之间),承载千百年来人们浓烈的感情吧! 

中世纪欧洲人爱喝酒的原因竟然是…… 

说到这里,我想稍微跑下题,稍微提一句说说欧洲的酒。 

喜欢看中世纪背景题材影视作品的朋友,相信一定会注意到,欧洲贵族几乎葡萄酒杯不离手,一言不合就干杯。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性嗜酒,而是因为喝酒比喝水干净。 

因为葡萄酒之类的果酒,如果酿造过程一旦有细菌侵入,那酿出来的酒就会苦而酸,相信并不会有贵族愿意喝这种东西,酿酒师们为了自己的脑袋和钱袋,加强酿酒环境的卫生条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欧洲出名的酒庄一般远离城市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远离污秽满街的城市以及严重污染的河水。这也是为何欧洲自古多霍乱,而古代中国却罕见霍乱的原因之一。 

饮酒要适量 

“不来拳啊,一个点啊,哥俩好啊,三三元啊,四季财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啊,七个巧啊,八匹马啊,九九九啊,满堂彩啊”这类行酒令相信大家并不少见,作为能把喝酒喝成文化的大天朝,出门在外不喝酒,着实有些困难。 

酒壮怂人胆,在向女神表白前,先来几瓶二锅头,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然后……第二天醒了,也不知道女神到底答应没答应,自己有没有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种种担忧岂不是很难受?更难受的还在后面呢,宿醉之后头痛欲裂,胃里火热翻腾的感觉,一想又没有女朋友,连个熬粥养胃的人都没有,有经历的人都懂得。饮酒过度,导致胃穿孔胃出血而入院的比比皆是。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突发疾病,让喝最后一杯“梦想成真”。如果再酒后驾驶,那酒便成了害人害己的至毒之物。 

所以说,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强饮灰飞烟灭,还望各位好自为之,量力而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存在的,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把煮熟的米咬得越细越好,吐在瓶子里,密封,七天左右就有酒味道,味道有点像安慕希,可以当安眠药用,不像酒那么甜得想吐,酸酸甜甜,吕子乔,口嚼酒味道好极辽,别人做的真不敢喝。自己做的还行。
第2个回答  2019-03-11
中国有“口嚼酒”吗?

日本都有的东西,我大天朝怎会没有。但是,为什么它消失了呢?

这就要从中国人酿酒的历史说起。

要知道,在陶器刚被发明的时候,别的文明都用陶器作为储存粮食的器皿,而华夏文明除了将其作为储存粮食的器皿之外,还做了.......锅(对,你没看错,就是锅),成为各文明中第一个掌握“煮”这项烹饪技能的文明。可见吃货文明源远流长。

俗话说,“吃好喝好”,自然而然古人就需要一种取代水的饮品,这便是醴酒。

许多人或许对“醴酒”感到陌生,我们可以在此做简要介绍。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酒”和“醴”这两个字,可见最初酒和醴并非完全相同。

金文

醴,字从酉(yǒu),音从豊(lǐ),标准的形声字。酉,形似装满的酒坛,意为粮食发酵、谷物腐败。“豊”读作lǐ时,表示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二曰醴齐。

《注》醴,犹体也。成而滓汁相将,如今恬酒。

《前汉·楚元王传》记载“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并标注“醴,甘酒也。少多米,一宿而熟”。

可见,“醴酒”就是用谷物发芽的方式来酿制的甜酒。

我国古有“曲法酿酒、蘖(niè)法酿醴”之说。

蘖(niè),意为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也指植物的芽。

蘖法,是指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用“蘖”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低,古人把它称之为“醴酒”。

现代啤酒就是用此方法,所以某种意义上讲,醴酒大概就是中国古代的“谷物酿的啤酒”。

曲法,则是指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利用酒曲上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催化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用酒曲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高,发展到现在也就是我们见到的黄酒。

“口嚼酒”为什么消失了?

由于种种难以考证的原因,在漫长的岁月中,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醴后来被酒所取代。

也许是因为“醴”过于“淡薄”(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难以像更为醇厚的“酒”那样(古人用“曲”酿制的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15-20度之间),承载千百年来人们浓烈的感情吧!

中世纪欧洲人爱喝酒的原因竟然是……

说到这里,我想稍微跑下题,稍微提一句说说欧洲的酒。

喜欢看中世纪背景题材影视作品的朋友,相信一定会注意到,欧洲贵族几乎葡萄酒杯不离手,一言不合就干杯。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性嗜酒,而是因为喝酒比喝水干净。

因为葡萄酒之类的果酒,如果酿造过程一旦有细菌侵入,那酿出来的酒就会苦而酸,相信并不会有贵族愿意喝这种东西,酿酒师们为了自己的脑袋和钱袋,加强酿酒环境的卫生条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欧洲出名的酒庄一般远离城市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远离污秽满街的城市以及严重污染的河水。这也是为何欧洲自古多霍乱,而古代中国却罕见霍乱的原因之一。
第3个回答  2021-03-0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