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的传说故事

崂山的传说故事

1、一杭州书生到崂山玩,在庙里居住弹琴赏月,被一位龙女喜欢,于是二人结为夫妻。后来书生的茶叶没了,想喝茶,可是当时的崂山并没有茶叶,龙女说在比高崮有棵茶树,就用金钗飞去,第二天龙女和书生到在比高崮看到石头缝里种了很多茶叶。

2、石老人是崂山下的农民,有一天石老人的女儿被龙王抢走了,之后老人每天在海边等女儿,可是女儿还是没有回来,后来龙王就把老头变成了石头。女儿跑出来看到父亲变成了石头非常悲痛,把头发上的钗扔掉变成了花朵,抱着石头痛苦,龙王也把她也变成了石头。

扩展资料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

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千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

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

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

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崂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31
崂山茶的传说

一杭州书生到崂山玩,在庙里居住弹琴赏月,被一位龙女喜欢,二人结为夫妻,后来书生的茶叶没了,想喝茶,可是当时的崂山并没有茶叶,龙女说在比高崮有棵茶树,就用金钗飞去,第二天龙女和书生到在比高崮看到石头缝里种了很多茶叶。

二龙山的传说
棋盘洞:传说有个樵夫叫王质,看到一对老人在一个洞前下棋,一边下棋一边吸允桃核还递给王质,然后王质回家后才发现过了千年,亲人们都已经不见了,后来他也进山了。之后大家都去找他的遗迹,找的洞口就叫棋盘洞。

石老人

石老人是崂山下的农民,女儿被龙王抢走,老人每天在海边等女儿可是女儿还是不回来,后来龙王就把老头变成了石头。女儿跑出来看到父亲变成了石头非常悲痛,把头发上的钗扔掉变成了花朵,抱着石头痛苦,龙王也把她也变成了石头。

仰口仙桃石
在很久以前,孙悟空四海云游四海,有一次他路过黄山,看见登山的游人,在天都峰上没有水喝渴的不行了。孙悟空便从云上下来,把自己带的几个仙桃放在山上,让大家解渴。但游人舍不得吃,于是,这几个仙桃一直放在那里,慢慢地就变成这几个奇石了。

仰口绵羊石
山下村中有一位青年男子,在上山砍柴的时候救了一只羊,这只羊是绵羊大仙,大仙为了感激他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他。从此,绵羊大仙昼夜跪伏在这里,为了提防大灰狼再回来残害无辜,天长日久,竟变成了这只石头绵羊。

我添加了一些这样可以吗?
第2个回答  2018-05-30
崂山的传说——佛道之争
到青岛旅游不上崂山,就像到苏州旅游不到虎丘一样实乃憾事也。而上崂山,有许多人是为了去寻觅蒲松龄笔下《崂山道士》中,那面曾让居心不良的道士碰个鼻青脸肿的神秘之墙。殊不知,那只是蒲松龄虚构出的故事,而在崂山上的太清宫内,却蕴藏着一个关于佛道相争的真实故事。
崂山是我国道教名山,而崂山上的太清宫又以年代久远、名士云集而闻名遐迩。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太清宫内供奉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神位,道教名士张三丰、刘若拙、李哲玄等人均在太清宫留下过修炼布道的印迹。太清宫也因此声名日渐,为世人所瞩目。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块纯净的道教宝地上,我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矗立着的石碑,上书:海印寺遗址。这让我吃惊不小,在这道家领地上,怎会突兀地冒出个佛家的庙堂呢?再仔细看时,却见石碑右下方有两行小字:明万历十三年佛憨山大师始建海印寺于太清宫前挡住太清宫,明万历二十八年皇降旨毁寺复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明万历十三年,一位法名为憨山的和尚想在太清宫前修建一座寺庙,名为海印寺。可他的想法遭到了笃信道教的神宗皇帝的否定。可神宗皇帝的母亲却信奉佛教,她得知憨山想在太清宫前修建海印寺,便瞒着皇帝,派后宫嫔妃帮助憨山建寺,明万历十八年,海印寺落成,它矗立在太清宫前,以其雄浑的气势将太清宫遮挡个严严实实,并与太清宫形成了佛道对峙的局面。斯时,太清宫一位名叫耿文兰的道人,对憨山的行为强烈不满,还上奏朝廷,欲与憨山大师决一雌雄。朝廷中的一些官员惧怕皇太后的威力,不仅没有将耿文兰的诉状呈递给皇上,反而罗织了一大摞莫须有的罪名要抓耿文兰治罪。耿文兰只得逃离太清宫。明万历二十三年,耿文兰逃到了北京白云贯,他得知白云贯主持王长月经常给神宗皇帝的郑贵妃治病,于是他便请王长月趁给郑贵妃治病之机,将诉状转呈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闻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于万历二十八年降旨捣毁海印寺,还太清宫本来面目,并将憨山发配到了广东雷州,憨山只活到七十八岁便圆寂了。据说,他死后灵魂再次飘临太清宫,并在太清宫后的崂山上化为一尊石和尚,日夜窥视着太清宫动静。果不其然,在太清宫左侧山顶上有一石块,形态酷似一位坐着的和尚,旁侧还有一块屏风般的巨石,有人说那是块遮羞石。已化为石和尚的憨山大师,一面躲在屏风后面,羞于面对当初帮助他建庙的嫔妃与众和尚,一面还在静观太清宫的兴衰变幻,以图有朝一日重建寺庙,再与太清宫比个高低。这个佛道相争故事的结局并不让人感到满意。一个是把普渡众生、慈悲为怀作为最高追求境界的佛家,一个是以清静无为、苦心修炼,以求悟道得道为本意的道家,他们本可以在这里创造出一番相互宽容、相安共处的融和局面的,遗憾的是憨山大师过于张扬固执,而耿文兰又缺少一份宽宏大度。如此一来,两斗皆仇、两败俱伤的结局自然是在所难免了。
而今,就在海印寺依稀的废墟上,矗立起了一面长十余米、高三米多的白色花岗岩,上面记载了这个佛道相争的故事。或许,它将会给后人留下某种启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5-30
有个国产动画片,名叫《崂山道士》,写的是一个好逸恶劳的懒鬼,一心想一夜暴富,听说崂山上有仙人,他就想学点法术,大概就能暴富了。于是上山求仙问道。
山上果然有座道观里面有几个道士,见懒鬼上山,也就收了他。然后就让他砍柴挑水,要么就是读书放牛,反正就是不教他怎么才能发财。
过一段时间后,懒鬼实在是熬不住寂寞苦楚,于是跪在三清像面前求那些道士随便教他一门手艺,也算上山一趟。道士们于是围坐饮宴,邀他入席。席间众道士分别演试绝艺,有令杯盘舞者,有令剑去剑来者,甚至有从月宫中召仙女下降者。懒鬼看得心花怒放,心想他们这么厉害,随便教我点什么,我这辈子都受用不尽了。
然后道士们问他你想学什么呀?他说我就学穿墙术吧。一个道士乐呵呵地将口诀传了他。并且还告诫他,学了仙术,不能做坏事。一旦做坏事,仙术就会失灵。可是懒鬼得了仙术,演习之下如响斯应,整个人已是忘乎所以,对道士的告诫如秋风过耳,绝不萦怀。
回到家中,懒鬼向老婆夸耀自己学来的“仙术”,一头向墙上撞去,以为能到别人家里搬取元宝了。结果头撞肿了,才醒悟过来。原来道士们是耍他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