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儿女报效祖国的故事

dqweq5weq5eratdtased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中国第一飞机设计师 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醉心飞机制造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创制飞机成功的消息轰动世界。20岁的冯如被这一发明所吸引。他身在海外,感受到被列强欺凌的滋味。他想到,列强之所以敢欺凌我们,就是凭借那些坚船利炮。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很大,于是他决心献身飞机制造事业,将来好为祖国发展航空事业服务,使祖国强盛起来。从此,他有空就到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家中,搜集、查阅有关飞机原理的图书资料,开始研制飞机模型。
  年青的冯如虽有创业的雄心壮志,但没有创业的资本。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于1906年从纽约来到三藩市,动员侨胞投资开设机器厂制造飞机。冯如的赤诚之心,激发了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台山人)、司徒碧如(开平人)等人的为国创业之心。他们不仅愿意出钱,而且愿意做徒弟跟着冯如一起研制飞机。在华侨的支持下,冯如他们终于办起了飞机研制厂。在工厂里,师徒们昼夜不息,埋头在设计的图纸堆中,图纸出来了,就制造模型,在师徒们的努力下,飞机的内燃机首先制成了。
  1908年5月,第一架飞机制成了。他们异常兴奋,冯如更好似自已的孩子出生那样高兴。他认真思考和策划着试飞的事情,其他人也认真做准备工作,随后,他们把飞机运到打林可市的麦园试飞。但是飞机试飞失败了。
  1908年9月,第二架飞机制成后,他们又进行试飞——改进——再试飞,但一连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飞机飞起几丈高就摔下来,飞机毁坏,幸未伤人,但让冯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很多资助者看到屡屡失败,也丧失了信心,不愿再资助了。在处境极端艰难时,冯如又接连收到父母的来信,催促他回国。“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冯如立下了誓言。冯如毅然给父母回信说:“望双亲原谅,待飞机造成后,即可回国。”他带领徒弟们节衣缩食,继续筹集资金,改进飞机设施。
  但是,飞机又该怎样改进才可达到要求呢?一天,他偶然看到几只老鹰在空中展翅盘旋,升降自如。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悟,迅即向邻居借来一只白鸽,仔细地用尺计量鸽子身躯和两翼长度的比例,从中得到了启发。于是他高兴地对徒弟们说:“这下飞机有成功的希望了!”
  成就轰动海外
  1909年秋,一架听人操纵、升起降落达到设计要求的飞机制造成功了。9月16日、22日两天,冯如驾着新改进的飞机在皮德蒙地区作了两次成功的短程飞行,23日《旧金山观察报》在第一版用大字号标题加以报道,称冯如为“天才人物”,并惊叹:“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后于华人�”那时,孙中山先生适在美国,也亲临现场观看。他赞扬冯如爱国图强的精神,并高兴地说:“爱国救国,大有人在!”孙中山的话,给冯如以极大的鼓励。那些以前曾资助过冯如制造飞机的华侨,又恢复了信心。在华侨的支持下,一家以制造飞机为主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正式成立了,冯如担任总机械师。
  果然,冯如没有辜负孙中山先生及广大侨胞的期望。1910年10月,美国人在旧金山举办“国际航空飞行比赛”。冯如驾着他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比赛,冯如的飞机以211米的高度、时速105公里、飞行32公里的成绩,超过所有参加比赛的飞机,夺得比赛第一名,国际飞行协会发给他优等证书。当时,各地报纸均突出地报道了冯如这一奇迹,冯如的名字也轰动海外,华人因此而扬眉吐气。
  当时,美国人想用重金招聘他,把他永远留在美国;英国一个航空业老板也想用黄金购买他的飞机设计技术资料,冯如都拒绝了。后来美国人竟企图否认冯如设计制造飞机的专利权。冯如据理驳斥,对这些美国人嗤之以鼻。他只想为中国人争气,报效祖国。
  技术献给祖国
  1911年2月,冯如带着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碧如等全体制造厂的人员、飞机设备和造好的飞机,返回祖国。他们计划在广州举行飞行表演,借以向祖国人民宣传飞机制造工业的重要意义。但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指责他与革命党人有联系,而不准他表演。
  冯如和“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的股东们,振兴中华航空事业的爱国热情虽受打击,但他们仍以“壮国体,挽权利”为宗旨,把从美国搬迁回来的“广东机器制造公司”在广州挂牌,制造机器和飞机。公司改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是创办人之一,并担任总机械师。
  曾立下“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誓言,也向父母许下“飞机制成,即可回国”诺言的冯如,在“广东飞行器公司”安排就绪后,于1912年5月左右,回到久别的故乡,探望离别十多年的双亲和妻子。一家团聚,冯如十分高兴,他带齐家人,跑到恩城“艳芳”照相馆照相留念。
  不幸失事牺牲
  辛亥革命爆发,冯如毅然投身革命。清王朝倒台,中华民国成立,冯如有了新的希望。
  1912年,冯如向当时的陆军司令申请做飞机飞行表演,喜获批准,同年8月25日上午11时,广州上空阳光灿烂,近郊的瘦狗岭、燕塘,成千上万的人翘首观望。
  冯如心情激动地驾着飞机,凌空而起,翱翔自如。地面上欢声雷动,掌声不绝。
  这时,冯如正让飞机飞得更高,只见机身急剧震动,头高尾低,失去平衡,机身倾侧。当时又没有控制身体的座带和降落设备,致使冯如被抛出机座坠地,身受重伤。他在医院醒过来对徒弟们说:“我死之后,你们不要为这次事故而丧失信心。”冯如终因救治无效而牺牲,时年28岁。
  事后检查,这架飞机因闲置一年,有些机件生锈,以致操纵器失灵而发生事故。
  冯如殉难后,9月24日,军政府举行追悼大会,并对其家属予以抚恤。11月16日,临时大总统发出命令,“以少将阵亡例给恤”。
  冯如遗体葬于空军坟场,现迁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土墓左侧,建有纪念碑一座,供后人瞻仰。

  11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0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黄继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第2个回答  2012-09-25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中国第一飞机设计师 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醉心飞机制造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创制飞机成功的消息轰动世界。20岁的冯如被这一发明所吸引。他身在海外,感受到被列强欺凌的滋味。他想到,列强之所以敢欺凌我们,就是凭借那些坚船利炮。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很大,于是他决心献身飞机制造事业,将来好为祖国发展航空事业服务,使祖国强盛起来。从此,他有空就到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家中,搜集、查阅有关飞机原理的图书资料,开始研制飞机模型。
年青的冯如虽有创业的雄心壮志,但没有创业的资本。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于1906年从纽约来到三藩市,动员侨胞投资开设机器厂制造飞机。冯如的赤诚之心,激发了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台山人)、司徒碧如(开平人)等人的为国创业之心。他们不仅愿意出钱,而且愿意做徒弟跟着冯如一起研制飞机。在华侨的支持下,冯如他们终于办起了飞机研制厂。在工厂里,师徒们昼夜不息,埋头在设计的图纸堆中,图纸出来了,就制造模型,在师徒们的努力下,飞机的内燃机首先制成了。
1908年5月,第一架飞机制成了。他们异常兴奋,冯如更好似自已的孩子出生那样高兴。他认真思考和策划着试飞的事情,其他人也认真做准备工作,随后,他们把飞机运到打林可市的麦园试飞。但是飞机试飞失败了。
1908年9月,第二架飞机制成后,他们又进行试飞——改进——再试飞,但一连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飞机飞起几丈高就摔下来,飞机毁坏,幸未伤人,但让冯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很多资助者看到屡屡失败,也丧失了信心,不愿再资助了。在处境极端艰难时,冯如又接连收到父母的来信,催促他回国。“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冯如立下了誓言。冯如毅然给父母回信说:“望双亲原谅,待飞机造成后,即可回国。”他带领徒弟们节衣缩食,继续筹集资金,改进飞机设施。
但是,飞机又该怎样改进才可达到要求呢?一天,他偶然看到几只老鹰在空中展翅盘旋,升降自如。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悟,迅即向邻居借来一只白鸽,仔细地用尺计量鸽子身躯和两翼长度的比例,从中得到了启发。于是他高兴地对徒弟们说:“这下飞机有成功的希望了!”
成就轰动海外
1909年秋,一架听人操纵、升起降落达到设计要求的飞机制造成功了。9月16日、22日两天,冯如驾着新改进的飞机在皮德蒙地区作了两次成功的短程飞行,23日《旧金山观察报》在第一版用大字号标题加以报道,称冯如为“天才人物”,并惊叹:“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后于华人”那时,孙中山先生适在美国,也亲临现场观看。他赞扬冯如爱国图强的精神,并高兴地说:“爱国救国,大有人在!”孙中山的话,给冯如以极大的鼓励。那些以前曾资助过冯如制造飞机的华侨,又恢复了信心。在华侨的支持下,一家以制造飞机为主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正式成立了,冯如担任总机械师。
果然,冯如没有辜负孙中山先生及广大侨胞的期望。1910年10月,美国人在旧金山举办“国际航空飞行比赛”。冯如驾着他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比赛,冯如的飞机以211米的高度、时速105公里、飞行32公里的成绩,超过所有参加比赛的飞机,夺得比赛第一名,国际飞行协会发给他优等证书。当时,各地报纸均突出地报道了冯如这一奇迹,冯如的名字也轰动海外,华人因此而扬眉吐气。
当时,美国人想用重金招聘他,把他永远留在美国;英国一个航空业老板也想用黄金购买他的飞机设计技术资料,冯如都拒绝了。后来美国人竟企图否认冯如设计制造飞机的专利权。冯如据理驳斥,对这些美国人嗤之以鼻。他只想为中国人争气,报效祖国。
技术献给祖国
1911年2月,冯如带着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碧如等全体制造厂的人员、飞机设备和造好的飞机,返回祖国。他们计划在广州举行飞行表演,借以向祖国人民宣传飞机制造工业的重要意义。但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指责他与革命党人有联系,而不准他表演。
冯如和“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的股东们,振兴中华航空事业的爱国热情虽受打击,但他们仍以“壮国体,挽权利”为宗旨,把从美国搬迁回来的“广东机器制造公司”在广州挂牌,制造机器和飞机。公司改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是创办人之一,并担任总机械师。
曾立下“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誓言,也向父母许下“飞机制成,即可回国”诺言的冯如,在“广东飞行器公司”安排就绪后,于1912年5月左右,回到久别的故乡,探望离别十多年的双亲和妻子。一家团聚,冯如十分高兴,他带齐家人,跑到恩城“艳芳”照相馆照相留念。
不幸失事牺牲
辛亥革命爆发,冯如毅然投身革命。清王朝倒台,中华民国成立,冯如有了新的希望。
1912年,冯如向当时的陆军司令申请做飞机飞行表演,喜获批准,同年8月25日上午11时,广州上空阳光灿烂,近郊的瘦狗岭、燕塘,成千上万的人翘首观望。
冯如心情激动地驾着飞机,凌空而起,翱翔自如。地面上欢声雷动,掌声不绝。
这时,冯如正让飞机飞得更高,只见机身急剧震动,头高尾低,失去平衡,机身倾侧。当时又没有控制身体的座带和降落设备,致使冯如被抛出机座坠地,身受重伤。他在医院醒过来对徒弟们说:“我死之后,你们不要为这次事故而丧失信心。”冯如终因救治无效而牺牲,时年28岁。
事后检查,这架飞机因闲置一年,有些机件生锈,以致操纵器失灵而发生事故。
冯如殉难后,9月24日,军政府举行追悼大会,并对其家属予以抚恤。11月16日,临时大总统发出命令,“以少将阵亡例给恤”。
冯如遗体葬于空军坟场,现迁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土墓左侧,建有纪念碑一座,供后人瞻仰。
第3个回答  2009-09-20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Jeme Tien Yow),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第4个回答  2009-09-24
杨靖宇将军身高1.90米,是中国人里罕见的高个子;又因其语言天赋,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关东大汉。
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将军阵亡后,日寇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