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问题有哪些症状

如题所述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高中生面临着生理上的成熟和各种压力。现实与理想、偏激与理智、自觉与被动等复杂的矛盾相互交织,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甚至出现极少数的学生精神失常、离家出走、轻生自杀、走上犯罪道路等现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难以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不良的心理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以下类。
1、学习类问题
学习压力是高中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很多学生对考试感到恐惧,甚至出现考试焦虑和怯场现象。这种心理性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紧张、全身恐慌、胸闷、头昏,无法抑制焦虑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严重时伴有生理症状如口干、恶心、呕吐、手指哆嗦、睡不好、吃不好,腹泻等。学习压力还导致学生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考试焦虑尤其在重要考试时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此外,厌学也是学习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与教师、同学和父母的关系上。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导致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和攻击行为。高中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如果教师缺乏这些品质,学生可能会感到失望和压抑。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孤独感。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主要分为民主型和专制型,和睦的家庭给孩子提供温暖的归属感,而专制型的家庭可能导致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家庭问题会给中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