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如题所述

先来界定一下,什么叫做市场分析报告。

所谓的市场分析报告,主要是洞察行业竞争力、行业竞争格局等状况。大致按照分类来说,可以分为市场洞察、竞品分析以及行业分析几大方面。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基本面包括整个市场的数据、品牌自己的数据以及品牌竞品的数据。

那,这些分析角度的数据源又是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大体来说,数据源出自于公开数据、自身数据以及友商数据三种类型。但,细分开来,又包括很多。

1.国家统计局数据

国家统计局收录有各个行业、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等数据,包括但不仅仅限于GDP、饮料产量等方面的数据。通过收集并分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你可以获得大方向方面的卓越洞见。譬如,在GDP持续下行的情况下,饮料的产量却在加速上升(仅作示例)。

2.搜索指数数据

除此以外,还有各大搜索指数数据,其中主要包括百度指数、360指数等搜索引擎端的公开数据。通过整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在搜索引擎上,人们都在关注什么,已经关注的趋势是什么,大致有哪些辐射的关键词等。

3.微指数、微信指数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微博和微信所产生的数据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微指数和微信指数的诞生,其实就是将自己一部分数据公开了出来。通过输入关键词,可以知道微博上以及微信上人们的讨论某些词的热烈程度。

4.自家数据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是通过自家技术积累、业务积累等产生的数据。譬如目前很多的网页分析方面的数据、广告监测方面的数据以及舆情爬虫方面的数据。通过这些自家积累的数据,我们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数据分析资产。

5.友商数据

有时,我们需要和一些友商进行合作,使得双方的数据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打通及共享,从而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数据资产,分析更多的数据维度。

基本上,我们可以从这五个角度去获得相关的数据。但是,需要记住的是,数据源或许千差万别,但市场分析的角度却基本都是一致的。多总结,多思考不同数据源下分析视角的实现才更具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

公司相关产品的收入统计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的反馈情况。数据分析相关的市场策略,提供合理的建议。提供相关数据,以支持公司的业务部门。大师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熟练使用各种统计分析软件。国家一级的相关部门,比如统计局,海关,人行等都有大量的可用数据,《统计年鉴》就是统计局的数据产品之一;各省市地方的统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协会的统计数据,PMI就是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做的。他们的数据来自自己的团队渠道统计及会员企业的汇总;各种付费的数据库,比如CEIC,他们相当于收集者;有些数据有专门的咨询机构在做,比如互联网的艾瑞,电影的艺恩,投资的清科等;部分大的投研机构有自建团队;实际上,即使上述方式都行不通。

你仍然可以通过100种方式找到合适的人来提供需要的数据,只要你肯花A.时间、B.金钱;当然,你还要有一颗想要获得靠谱数据的心。国家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公报以及该领域主管部门公报,该领域专门统计年鉴,国际数据,oecd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库,公布成员国的和一些其他国家的综合统计数据,可以免费下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教育的;教育行业的话美国有国家教育统计局,查国际数据的用google搜,输入英文关键词加发布部门应该就能查到。

‍‍
第2个回答  2018-01-28
‍‍‍‍

二手数据,买官方报告,券商研报,数据库等等加工提炼一下。自己调研,这里面当然有个方法论的问题,也有执行和QC问题,也是这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吧。电话访问,打电话给供应商,经销商,如果能力强能搞定大的甲方市场部当然更好(然而一般不可能告诉你这些数据)通过一些方法侧面估算一下。以上都是比较常规也是正规的做法,然而国内现在的此类公司极多。很多其实不太用以上这些办法,因为这些是要成本的。在百度上各种搜索,虽然正经的报告都是要钱的,但是总有些百度文库啊,豆丁网啊之类的地方的漏网之鱼。

‍‍‍‍
第3个回答  2018-01-28
‍‍

二手数据都来源于:国家机构: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工商税务等。协会:各行业协会。第三方权威研究机构:各领域较为全为的咨询机构、数据库公司等。其他类:某某某业内专家等。一手数据可以来源于:实地调研、电话调研,通常做一个产品或行业的数据,以上途径都去研究,然后你对比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多数据雷同,二个是部分数据出入很大,表明部分人在相互抄,表明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最后你选择最权威和最折衷的都可以。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