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8万对夫妻去年离婚,婚姻保质期为何越来越短?

随着婚姻制度的开放,家庭观念的变化,婚姻保质期似乎在逐渐缩短。民政部今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结婚登记共1132.9万对,离婚登记共346.8万对。其中,结婚登记人口不断下降,离婚人口却整体攀升。

我看到2016年中国结婚登记共1132.9万对,可是离婚登记共346.8万对。这个数字简直叫人有些惊讶,根据统计显示最主要的是结婚一般五年左右就会离婚,如此高的离婚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症结,很多人为此感到担忧。

上面的那些数据,其实并没有说全面,因为现在全国来说结婚登记人口是持续不断的下降,而中国的离婚人口却整体攀升。而且每年的攀升速度远远的超过结婚的速度,这样的反差造成的原因很多,但是并不是无迹可寻。


首先我们说一下娱乐圈的影响,大家估计都知道白百何的事情吧,如此的一场闹剧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当然是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给社会造成如此负面影响的人,依旧在逍遥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中国的离婚率高,其实就是这些事情的不断侵蚀!


其次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娱乐圈,有些明星花费几个亿结婚,结婚以后依旧每天穷奢极欲,还在网上不断的散播。而这些事情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就是搞对象的时候花钱无数,结婚的时候浪漫风光!可是结婚以后过日子呢?自然男女落差很大,离婚变成必然。


大家需要注意到,现在的电视剧和电影里面充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比如有些电影和电视剧把离婚和婚外情,演绎的浪漫无比,甚至把包二奶演绎成一种浪漫。这样的电视剧和电影在中国到处充斥,可是根本没有一个部门出来管理。


中国人对于结婚的淡漠,还因为现代的社会压力,有些年轻的夫妻结婚以后,因为房子的问题,孩子的学费问题,开始出现很多的矛盾。生活的压力使得夫妻之间没有办法沟通,矛盾越来越深,最终两个人走向离婚的边缘。

中国现在的男女,对于感情来说随意性也比较强,这些都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婚姻机构根本没有宣传夫妻生活的一些知识,更没有深入到社区进行夫妻教育工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于婚姻的态度越来越随便,婚姻保质期短就变得正常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7

婚姻是什么?在我看来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关系,而是一种责任,是你决定了之后就必须要长时间承担的一种责任。婚姻的基础是感情,而现在很多人把基础过于的看重了,认为只有这个基础才可以决定是否是婚姻,那么从看过很多对结离的我来说,我的认知却是这样的:

婚姻需要有感情,但是绝对不能够只用感情来维持。
人的感情有时候不如物质可靠,在一些书里面也不断争执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那么到底孰轻孰重呢?精神有时候可以保留很久,甚至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永恒不变。但是有时候却也会脆弱到一瞬间就烟消云散,所以在我们能够保持精神的时候千万不能够全然以这个为基础,尤其是需要对对方负责的婚姻!
那么决定是否结婚的时候就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有了感情,还要懂得怎么维持,即使维持不了了,那么也应该选择一个最明智的途径去解决这个事情。
谈恋爱时候的悸动褪去了,做爱时候的激情褪去了,生活时候的相扶相依的温情褪去了,有时候却还应该保留婚姻,那是我们最初的责任!

过日子总是平淡的,婚姻中的日子应该两个人好好的过。
没有什么样的日子是可以每天都是多姿多彩的,在minako的日子当中有时候是很浪,但是大多数时候我的期望不过是”在我身边半梦半醒的睡着“,其实这种恬静的美何尝又是不美好的呢?我不守着“少奶奶的格言”来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这样的日子确实是平淡的,不过平淡中何尝没有滋味呢?
作为情侣要懂得体会这种淡淡的美,作为夫妻则更要会享受这种平平静静的美好,两个人好好的过日子,那么离婚就会离你很远很远,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并肩同行,从未一个人踽踽独行!

勇敢面对爱情,认真接受爱情,婚姻可离,情却不可随意。
离婚率高的缘故也很大程度是因为快餐时代感情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曾经的我们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接受一段感情,甚至面对应该接受的爱情的时候也是却步的。
然而现在反差太大了,很少因为不敢了,而是大胆到一种随意的境界,所以只要来了,不管是啥都照收不误,那么不想玩了,就只剩下结束了,所以感情上的随意也造就了离婚率颇高的原因。
即使可以离婚,我依然希望大家把这样的事情当做很圣神的事情去考虑,而不是觉得有退路就可以乱来,那么儿戏般的婚姻真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2个回答  2017-04-18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


       在现今,这个悖论似乎愈来愈显示出讽刺的意味。每年登记离婚的人数,竟几乎是登记结婚人数的三分之一。而离婚率,也一度有破百分之十的趋势。逐年下降的结婚人数,逐年上升的离婚人数。

而且离婚的人群中,一半人数,结婚不到五年。


       但是并不是说婚姻只要度过了年轻时候那个骚动的阶段,就牢靠了,十年以上的离婚率,近也占了两成多。

        这一纸契约,在逐渐为人所看透。为什么,婚姻的保质期越来越短了?


      “两个互不讨厌的人,就可以结婚。”


       钱钟书的这句话,似乎像是越来越成为了现代结婚的守则。但他可未曾说过,两个互不讨厌的人结了婚,能在一起多久。


       相亲人数逐步增多,人们对于相亲的排斥感在减弱。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一向是婚姻中的稀罕案例。但现状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婚姻的比例,逐年攀升。这不是一个可以数据化的现象,但它绝对存在,不容置疑。房与车的基础考量,其次是性情因素。两个人思想的投契与观念的一致度,经过物质条件这一层的筛选后,其投契与一致的程度,不免因之下降。也就是说,婚姻保质期的减短,不无社会因素的参与。

       尚未形成平等的婚恋观,加之社会生存条件的高压。这让许多男女的结合,远没有达到可以结婚的精神条件,在精神条件与物质条件的这块跷跷板上,精神被高高架起。其结果就是,在日后的相处中,思想与认知上的龃龉,会不断加深,不就不够投契的精神,针锋相对成为一种常态。婚后大堆的鸡毛蒜皮,会日日消磨人们对于伴侣的容忍,在精神与物质的考量上,会进行又一轮的评判。这个时候,婚姻危机就已经潜伏在家庭里了。


       其实现代婚姻,较过去,结婚的双方的年龄,更大。心智上,相对来说,也更加成熟。而之所以离婚的情况更易在年轻群体中发生,一大缘由。就是对于婚姻观的认识在改变,伪道德对于婚姻的束缚在渐渐从年轻一代中被剥除。在过去,离婚是一件能牵扯到道德伦理的事,而在现今,离婚,被年轻人视为稀松平常之事。


       正是基于婚姻观的改变,让年轻一族,既能够闪婚,也能够闪离。


       在社会的高压与物质的充斥下,基于爱情的婚姻越来越少,更可悲的是,在婚后有机会发展为爱情的婚姻,数量仍然十分可怜。这同样是无法被数据化的现象,但同样也是事实。一纸婚约在渐渐为人所看淡,其实是可以辩证地看的。一方面,人们确实有视婚姻为儿戏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也同时表明了,我们这代人,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视,并不比过去的人低。


         我们同样,需要一段稳定和谐的婚姻生活,同样在极力追求婚姻中所有的积极影响。

第3个回答  2017-04-18

夫妻离婚是坏事吗?不见得!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家庭如:家暴、出轨、赌毒,我支持离婚!但是当这个数据越来越大,离婚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出轨、小三成为了常态。这就暴露了很多问题。 

离婚的主力军是哪些人?按适婚年龄算,目前离婚主要人群集中在80后。年龄大概在30到40岁左右,当然90后也贡献了不少数据,但离婚的主力军还没轮到90后。 

30到40岁的男人是什么样的状态?正是男人如日中天的年纪,事业基本处于稳步上升,孩子也成长到了独立的“青春期”。再反观一下女性,女性最美最吸引人的年纪在22到24岁左右,之后皮肤开始出现问题,生完小孩后身体开始走形。再加上费心费力的带小孩,个人保养几乎全扔到一边去了,慢慢熬着熬着就成了“黄脸婆”。 

而最恐怖的是女性在30多岁到40多岁很容易出现更年期。我们再梳理一遍:家里孩子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老公正处于忙碌的事业发展高峰期,老婆处于最需要照顾的更年期。孩子闹腾、老公繁忙、老婆压抑,这样一个家庭,就像一颗地雷只要点火便会炸得“面目全非”。 

其实只要好好沟通,相互理解这都不算什么问题。可是:我们都没有学过如何好好沟通,如何与恋人、孩子相处。面对这样的现状,离婚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第4个回答  2017-04-19

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70后纠结于离还是不离,再到如今80后的离婚没啥大不了。中国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今天你离了吗?据不完全统计,从年龄结构看,目前全国22-35岁人群已经成为离婚主力军。


近代中家庭关系里女比男强现象在婚姻中很普遍,这种颠覆男主外女主内的经济关系,让男性产生自卑的心理,地位下降。而且女性心理就会产生我要养家还要做家务要你何用的心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父母百依百赖的心理,结婚对象家长安排,结婚流程家长负责,结婚之后父母照顾。到结婚后矛盾都出来了,性格不合,遇到困难就找父母,在自己的婚姻中以自我为中心,想要索取却不会奉献,导致家庭矛盾升级,甚至以离婚收场。


现在结婚很随便,以至于闪婚这个词风靡一时。与古代的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相比,我们的婚姻太儿戏了。所以我们不珍惜对方,并且挑三拣四,价值观不同,所以离婚是必然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离婚成本低,仅仅是财产的协议分割和子女的抚养权及几十元的证件费而已,国外的离婚率低是因为他们根本离不起婚。


我们结婚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把幸福选择交给一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并且相守一生。离婚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有了孩子后,对孩子心理更能造成阴影。所以,在结婚之前,你要问一下自己,对方值得你嫁或娶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