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故事中,《因材施教》和《惜财招祸》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与子路、子贡还有颜渊一起在山上游玩。孔子说:“君子登高,心中必有言,你们都来说说吧。”子路先说:“我愿拿起枪矛,率军作战,纵横诸侯之间。”孔子夸奖他是个勇士。子贡接着说:“我愿在两军对阵时,凭口才化干戈为玉帛,平息刀兵于言辞中。”孔子夸奖他是辩士。颜渊说:“我愿意到一个国家 去做宰相之类的官员,以礼仪德行教化百官与民众,使国中无人不遵从道义。我也将周游列国,使各国都能尊重仁义礼制。所有尊崇仁义的人,就赏赐。所有违背仁义动辄于战争者,就处死。“孔子对颜渊大加赞赏,称赞他是圣士。

《惜财招祸》:

范蠡离开越国后,在齐国经商,没多久,就家财万贯,非常富有。有一天,有人捎信给范蠡说,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王抓起来了。范蠡说:“杀人应该偿命,但我也听说金钱有时能买命。”于是取出黄金千两,派小儿子去楚国救人。范蠡的大儿子以为父亲不信任他,就以死相逼。范蠡无奈,就让大儿子去楚国找老朋友庄生,并嘱咐:“给了钱和信,马上回来,不要再插手任何事。”

大儿子到了楚国,找到庄生,将信和金子交给了庄生。他见庄生家徒四壁,就有点不放心。又用自己积攒的几百两黄金贿赂另一个官员,请他帮忙。

庄生清廉,深得楚王信任。他对楚王说:“近日有灾星威胁楚国,大王应大赦天下以求平安。”于是楚王大赦天下,范蠡的二儿子也被放了出来。范蠡的大儿子托的那个官员马上通知他,二弟已被放出。

范蠡的大儿子以为是他帮的忙,就心疼曾白白给了庄生那么多黄金,于是回去找庄生。庄生本来想事情办完,就将黄金送还,但一见范蠡的长子言辞闪烁,一下子就知道了他的来意,让他把黄金直接带回去。然后庄生来到楚王面前,说:“满街都在传说范蠡的二儿子杀了人,楚王是因为收了贿赂才将他放出来。”楚王大怒,派人把范蠡的二儿子抓回来杀了头,隔一天再大赦天下。

范蠡知道消息后,说:“这就是我不让大儿子去的原因啊。但杀人偿命,自是天理,我一直在等二儿子的灵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5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篇》,讲述孔子对待不同弟子的教育方法,对不同性格的弟子,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惜财招祸: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第2个回答  2022-03-25
《因材施教》他说的是古代根据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故事。《惜才招祸》讲的历史上,因为想要了人才而遭致祸患的故事。
第3个回答  2022-03-25
因材施教讲得是这是孔子针对冉有和子路不同性格而采取的不同教育方式。惜财招祸因为太看重钱财,招来横祸。
相似回答